三、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1、
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
哲人:那么,假设你得到了金钱方面的自由,但仍然无法获得幸福。这种时候,你所剩下的是什么样的烦恼和什么样的不自由呢?
青年:那就是先生再三提到的人际关系了。……
哲人:……请你在深入考虑一下,到底是人际关系中的什么剥夺了我们的自由呢?
青年:就是这一点!就是先生您上次说的是把别人当成“敌人”还是“伙伴”这一点。
……
哲人:……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
青年:否定认可欲求?
哲人:根本没必要被别人认可,也不要去寻求认可。这一点必须事先强调一下。
2、
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哲人:得到别人的认可的确让人很高兴。但是,要说是否真的需要被人认可,那绝对不是。人原本为什么要寻求认可呢?说得再直接一些,人为什么想要得到别人的表扬呢?
青年:……只有得到了别人的认可,我们才能体会到“自己有价值”。通过别人的认可,我们能够消除自卑感,可以增加自信心,对,这就是“价值”问题。……
……
青年:捡垃圾是“为了大家”。为了大家流汗受累,却连一句感谢的话都得不到。如果这样的话也许就不想再做下去了吧。
哲人:认可欲求的危险就在这里。人究竟为什么要寻求别人的认可呢?其实,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受赏罚教育的影响。
……
青年:不对,请您不要把话题缩小!我不是在讨论教育。希望得到喜欢的人认可、希望被身边的人接纳,这都是非常自然的欲求!
哲人:你犯了一个大大的错误。其实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
青年:您说什么?
哲人:你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我也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我们没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
青年:不不,这是非常自私的论调!您是说要只为自己着想、自以为是地活着吗?
哲人:在犹太教教义中有这么一句话:“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哪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你就活在自己的人生中。要说为谁活着,那当然是为了你自己。
青年:先生您还是中了虚无主义之毒!您是说人们都可以为自己活着?这是多么卑劣的想法啊!
哲人:这并不是虚无主义,而且正相反。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
青年:什么意思?
哲人: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也就是舍弃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
而且,请你记住,假如说你“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那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也不可以发怒。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
哲人:想到取得别人认可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会采用“满足别人期待”这一手段,这其实都是受“如果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得到表扬”这种赏罚教育的影响。但是,如果工作的主要目标成了“满足别人的期待”,那工作就会变得相当痛苦吧。因为那样就会一味在意别人的视线、害怕别人的评价,根本无法做真正的自己。
青年:那么,您是说要我做一个任性自私的人吗?
哲人:并不是旁若无人地任意横行。要理解这一点,需要先了解阿德勒心理学中的“课题分离”这一主张。
3、
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哲人:学习是孩子的课题。与此相对,父母命令孩子学习就是对别人课题妄加干涉。如果这样的话,那肯定就避免不了冲突。因此,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开来。
青年:分离之后再怎么做呢?
哲人:不干涉他人的课题。仅此而已。
青年:……仅此而已吗?
哲人: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变化。
……
哲人: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如果孩子选择“不学习”这个选项,那么由这种决断带来的后果——例如成绩不好、无法上好学校等——最终的承担者不是父母,而是孩子。也就是说,学习是孩子的课题。
青年:那么您是说,即使孩子完全不学习,那也是孩子的课题,所以要放任不管吗?
哲人:这一点需要注意。阿德勒心理学并不是推崇放任主义,放任是一种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而阿德勒心理学的主张不是如此,而是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加以守护。如果就学习而言,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要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在孩子没有想你求助的时候不可以指手画脚。
……
哲人:……某个国家又这么一句谚语: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阿德勒心理学中的心理辅导以及对别人的一切援助都遵循这个要求,倘若无视本人的意愿而强迫其“改变”,那结果只会是日后产生更加强烈的反作用。
青年:辅导顾问不改变被辅导者的人生吗?
哲人: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4、
即使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
青年:您是说连家人也要划清界限?
哲人:正是因为是关系紧密的家人,才更有必要有意识地去分离课题。
青年:这太奇怪了!先生,您一方面宣扬爱,另一方面又去否定爱,如果那样与别人划清界限的话,岂不是谁都不能信任了吗?
哲人:信任这一行为也要进行课题分离。信任别人,这是你的课题。但是,如何对待你的信任,那就是对方的课题了。如果不分清界限而是把自己的希望强行加给别人的话,那就变成粗暴的“干涉”了。
即使对方不如自己所愿也依然能够信任和爱吗?阿德勒所说的“爱的课题”就包括这种追问。
青年:太难了!这太难了!
哲人:当然。但请你这样想,干涉甚至担负起别人的课题这会让自己的人生沉重而痛苦。如果你正在为自己的人生而苦恼——这种苦恼源于人际关系——那首先请弄清楚“这不是自己的课题”这一界限,然后请丢开别人的课题。这是减轻人生负担,使其变得简单的第一步。
5、
放下别人的课题,烦恼轻轻飞走
青年:不是开玩笑吧!哪里有推崇不孝顺的哲学呀!
哲人: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时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青年:别人如何看自己,无论是喜欢还是讨厌,那都是对方的课题而不是自己的课题。先生您是这个意思吗?
哲人:分离就是这么回事。你太在意别人的视线和评价,所以才会不断寻求别人的认可。那么,人为什么会如此在意别人的视线呢?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答案非常简单,那就是因为你还不会进行课题分离。把原本应该是别人的课题也看成是自己的课题。
……
青年:按道理来讲是这样。但是,对方可是自己的上司啊!如果被顶头上司疏远的话,那就无法工作。
哲人:这也是阿德勒所提到的“人生的谎言”。因为被上司疏远所以无法工作,我工作干不好全是因为那个上司。说这种话的人其实是搬出上司来做“干不好工作”的借口。就像患上脸红恐惧症的那个女学生一样,你也需要一个“讨厌的上司”的存在,以便在心里想:“只要没有这个上司,我就可以更好地工作。”
……
青年:用先生您自己主张的目的论来看也许是这样,但我的情况并不是这样!
哲人:那么,假如你会进行课题分离又会如何呢?也就是说,无论上司怎么蛮不讲理地乱发脾气,那都不是“我”的课题。毫不讲理这件事情是上司自己应该处理的课题,既没必要去讨好,也没必要委曲求全,我应该做的就是诚实面对自己的人生、正确处理自己的课题。如果你能够这样去理解,事情就会截然不同了。
青年:但是,那……
哲人:我们都苦恼于人际关系。那也许是你与父母或哥哥之间的关系又或许是工作上的人际关系。而且,上一次你也说过吧?希望获得更加具体的方法。
我的建议是这样。首先要思考一下“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要冷静地划清界限。
而且,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别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有可能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
6、
斩断“格尔迪奥斯绳结”
青年:的确,如果能够理解并实践课题分离原则的话,人际关系会一下子变得自由。但是,我还是不能接受!
哲人:你请讲。
青年:……别人因担心自己而伸出的手也粗暴地推开说:“不要干涉我!”这不是践踏别人的好意吗?
……
哲人:……课题分离并不是人际关系的最终目标,而是入口。
青年:入口?
哲人:例如,读书的时候如果离得太近就会什么都看不见。同样,要想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距离太近,贴在一起,那就无法与对方正面对话。
虽说如此,但距离也不可以太远。……伸伸手即可触及,但又不踏入对方领域,保持这种适度距离非常重要。
青年:即使亲子关系也需要保持距离吗?
哲人:当然。你刚才说课题分离是肆意践踏对方好意。这其实是一种受“回报”思想束缚的想法。也就是说,如果对方为自己做了什么——即使那不是自己所期望的事情——自己也必须给予报答。
这其实并非是不辜负好意,而仅仅是受回报思想的束缚。无论对方做什么,决定自己应该如何做的都应该是自己。
……
哲人:……我们既不可以寻求回报,也不可以受其束缚。
青年:嗯。
哲人:但是,有些情况下不进行课题分离而是干涉别人的课题会更加容易。(给孩子系鞋带)但是,这种行为是一种干涉,是在剥夺孩子的课题。而且,反复干涉的结果会是孩子什么也学不到,最终还会失去面对人生课题的勇气。阿德勒说:“没有学会直面困难的孩子最终会想要逃避一切困难。”
7、
对认可的追求,扼杀了自由
青年:……(在没有神的认可这样的信仰前提下)如果是这样,那就只能靠“别人在看着”来进行自律了,也就是以获得别人的认可为目标而认真生活。别人的看法就是自己的路标!
哲人:是选择别人的认可还是选择得不到认可的自由之路,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意别人的视线、看着别人的脸色生活、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着。这或许的确能够成为一种人生路标,但这却是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那么,为什么要选择这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呢?你用了“认可欲求”这个词,总而言之就是不想被任何人讨厌。
青年:那里有想故意惹人厌的人呢?
哲人:……为了不被任何人厌恶需要怎么做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时常看着别人的脸色并发誓忠诚于任何人。……就像陷入民粹主义的政治家一样,做不到的事情也承诺“能做到”,负不起的责任也一起包揽。当然,这种谎言不久后就会被拆穿,然后就会失去信用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痛苦。自然,继续撒谎的压力也超出想象。
这一点请你一定好好理解。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这是一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生活方式。
青年:那么,您是说要以自我为中心任性地活着吗?
哲人:分离课题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相反,干涉别人的课题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父母强迫孩子学习甚至对其人生规划或结婚对象指手画脚,这些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
……
哲人:选择了不自由生活方式的大人看着自由活在当下的年轻人就会批判其“享乐主义”。当然,这其实是为了让自己接受不自由生活而捏造出的一种人生谎言。选择了真正自由的大人就不会说这样的话,相反还会鼓励年轻人要勇于争取自由。
8、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哲人:不想被人讨厌,这对人而言是非常自然的欲望和冲动。近代哲学巨人康德把这种欲望称作“倾向性”。
青年:倾向性?
哲人:是的,也就是本能性的欲望、冲动性的欲望。那么,按照这种“倾向性”,也就是按照欲望或冲动去生活,像斜披上滚下来的石头一样生活,这是不是“自由”呢?绝对不是!这种生活方式只是欲望和冲动的奴隶。真正的自由是一种把滚落下来的自己从下面向上推的态度。
青年:从下面向上推?
哲人:石块无力。一旦开始从斜坡上滚落,就一直会按照重力或惯性等自然法则不停的滚动。但是,我们并不是石块,是能够抵抗倾向性的存在,可以让滚落的自己停下来并重新爬上斜坡。
也许认可欲求是自然性的欲望。那么,难道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就要一直从斜坡上滚落下去吗?难道要像滚落的石头一样不断磨损自己,直至失去形状变成浑圆吗?这样产生的球体能叫“真正的自我”吗?根本不可能!
青年:你是说对抗本能和冲动便是自由?
哲人:就像我前面反复提到的那样,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也就是说,我们都在追求从人际关系中解放出来的自由。
……
哲人:也就是说:“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青年:什么?
哲人:是你被某人讨厌。这是你行使自由以及活得自由的证据,也是你按照自我方针生活的表现。
……
哲人:的确,招人讨厌是件痛苦的事情。但是可能的话,我们都想毫不讨人嫌地活着,想要尽力满足自己的认可欲求。但是,八面玲珑地讨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价。而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人讨厌。
……
哲人:……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获得自由。
……
青年:……人到底能不能承受自由之重呢?人有那么强大吗?能够自以为是地将错就错,即使被父母讨厌也无所谓吗?
哲人:既不是自以为是,也不是将错就错,只是分离课题。即使有人不喜欢你,那也并不是你的课题。并且,“应该喜欢我”或者“我已经那么努力了还不喜欢我也太奇怪了”之类的想法也是一种干涉对方课题的汇报式的思维。
……
哲人:是啊,“不想被人讨厌”也许是我的课题,但“是否讨厌我”却是别人的课题。即使有人不喜欢我,我也不能去干涉。如果用刚才介绍过得那个谚语说的话,那就是只做“把马带到水边”的努力,是否喝水是那个人的课题。
9、
人际关系“王牌”,握在你自己手里
哲人:……只要是按照原因轮认为“因为被打所以才与父亲不和”,那么现在的我就只能束手无策了。但是,如果认为“因为被打所以才与父亲不和”,那么现在的我就只能束手无策了。但是,如果认为“因为不想与父亲和好所以才搬出被打的记忆”,那“关系修复之卡”就会握在自己手中。因为只要我改变“目的”,事情就能解决。
……
青年:那么,实际上通过先生的改变,您父亲也发生变化了吗?
哲人:我的变化不是“为了改变父亲”。那时一种想要操纵别人的错误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