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
看到我的学生潘文欣,我就不自觉的想起来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教育名言。很多家长老师都很愁孩子的学习,用尽一切办法促使他们能够进步,可是往往事与愿违,甚至恶性循环,你越是着急,孩子越是不在乎,你越是想方设法促进,他越是千方百计逃避,所谓的“皇帝不急太监急”的现象就出来了。
今天用文欣的例子来告诉大家激发孩子的自我教育多么重要。
文欣是初二后插入我们班的孩子。她刚入班时成绩非常一般,甚至没有引起我任何的期待和关注,但是因为她是插班进来的孩子,为了让她尽快适应新的环境,作为一名有经验的老教师,肯定得想办法很温和的走进她的心里,让她觉得老师和同学们都很欢迎她的到来。
没有想到,我就这样成了文欣喜欢的老师,更没有想到,喜欢我成了她学习的动力。我很快的发现,文欣的眼睛里有了不一样的光芒,整个人焕发了精神,特别是上课的时候,或者我在说什么的时候,她的崇拜的小眼神深情的盯着我熠熠闪光。我知道,这个孩子的心灵打开了,阳光照进去了。
果然,在第一次月达标测试中,文欣的成绩突飞猛进,让我吃了一惊。
按照小孩子的特点,一般情况下,一次成绩开始进步后,下次就开始退步,我惊喜的同时也担心她这是“昙花一现”的现象。所以,我就特别嘱咐文欣要乘胜追击,不能够懈怠和骄傲,没有想到文欣真的拿我的话当圣旨,人家小姑娘在下一次的考试中又一次突飞猛进,更加优秀,直接冲刺到班级、级部前列,成为连连进步最快的学生。
奇迹奇迹,喜欢老师的力量有多大,文欣的故事可以告诉你。
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
我称不上是多好的老师,但是我却非常懂孩子的心理,因为我始终没有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而且曾经是个在青春期里艰难的跋涉过心路历程的孩子。我曾经做过差生,也曾经奇迹般的连连考过第一,曾经有过很美好的做教师的理想,并有过为之奋斗的难忘的历程,我曾经有过无数个幻想,也曾经有太多的迷茫,有过自豪,也有过自卑。我知道青春期从幼稚走向成熟是多么难,青春年华最不好走的路就是心路。
所以我特别欣赏文欣的这样的精神,并且很懂她的努力和心思。
曾经有过一段时间,文欣因为自己的形象比较高大的问题和同学的一些闲话自卑过,闹过情绪,甚至有过放弃自己,放弃学习的念头。
我清楚的记得和她的三次谈话。
第一次,我很耐心的分析了她的优势,给予她鼓励。告诉她一个优秀的女孩子首先要内修,腹有诗书气自华,书读多了,人就美丽。
第二次,我冷静的甚至有点冷漠的告诉她,我不喜欢在一个问题上做两次同样的工作,我不喜欢就一个事纠结起来没完的孩子。
第三次,我很严历的训斥了她,质问她:别人的话对你来说就这么重要吗?你在这里学习、生活的全部意义就是为了取悦别人吗?别人一句无聊的闲话就得让你付出放弃自己,放弃学习的代价吗?
第三次的严厉苛责和喝止让文欣彻底醒悟,从那以后文欣再也没有因为这样的事纠结过,也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美丽。
新的学期,我吸收文欣进入班委,做了礼仪委员,她很是认真,工作很是负责。
我特别喜欢的是文欣身上的这股劲,其实学习的关键是修炼自己的心智模式,打开自己的心胸,改变看待问题的方式,改变原来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在学习中成长,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不断完善自己。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
所以求上进,求自勉是每个孩子应该做的努力,大家应该向文欣学习。
应该说,我和文欣共同努力实现了一种美好的教育愿景,彼此成就了对方,文欣让我懂得:爱孩子,懂孩子是一个老师最有力的教育教学工具,是老师最大的魅力。我让文欣懂得:珍惜老师的期待、信任、鼓励可以成为自己的永远不竭的学习动力,可以借此成就自己。
愿文欣越来越优秀,越来越可爱美丽!
附文欣妈妈读后留言:
@班主任亓老师时间过得真快,潘文欣进入亓老师的班级已经一个多学期了,在亓老师的关爱鼓励下,孩子的学习有了质的突破,从原来的差生现在进入到了上游水平,各个方面也变化很大。都说文欣变了一个人,在此,衷心感谢亓老师对孩子的关爱,孩子的优秀,离不开您的培养!孩子的明天会因为有您的教育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