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闲聊,听一位老师说,昨天快放学时,在校门口看见我的班上有一位男生打了另一位男生的脸。因为离得稍远一点,也没有听到另外一位男生告状,所以就没有管。
今天我来到学校后,听说了这件事,我的心里瞬间就咯噔一下,难道是另一个孩子被欺负的不敢吭声?还是别的原因呢?
于是我把这两个孩子叫到了办公室,询问昨天发生的事情。两个孩子听说了以后,低头沉思了一会儿,好像是刚刚想起来那件事。
打人的那个孩子说,我是跟他闹着玩儿呢,还有另外一个同学比我打他打的还厉害。听到他这样说,我心里的担忧更甚,我引以为傲的班级管理竟然出现了这么大的事情?这个孩子被长期霸凌?竟然不敢声张?我脑子里天马行空,不敢再想下去了。
我又问被打的那个男孩子,这个孩子说的是不是真的?
被打的男孩子不紧不慌地说:“是的,他打我了,而且另外一个男孩确实也打我了。”
在我的眼皮子底下,竟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我心头一股无名火起,瞬间想大吼一顿,深呼吸,按捺情绪。追问这个“打人者”:“你们为什么打他玩儿呢?”“我们经常这样,他也打过我。”很是轻松的口吻。我转身问“受害者”:“是这样吗?”孩子点点头。
我的心稍安,不是欺凌就好。“玩儿为什么要打呢?”“打人不打脸,以后不能再这样玩了!”我教育了几句,看他们都记住并点头了,就让他们回去了。他俩一出办公室门就搭肩离开了,谈笑声隐隐飘远了。
听着远去的声音,我陷入了沉思:孩子们之间的打闹,我们有没有必要小题大做,上纲上线呢?我们应该是严防死守,事事必过问还是等学生来告状之后再去处理呢?
视情况而定吧,有的可能真是霸凌,但是被欺负的一方却被威胁,不敢告状。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及时的了解学生之间的相处情况来判断事情的性质,严重的一定要加以制止和引导。还有的可能就真的是打闹,但是被我们想象的过于严重了。针对这种情况,我觉得很有必要和孩子们推荐一些传统的游戏,避免在玩耍的过程中打打闹闹,造成误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