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恕之道,听起来高深,却是“浅近语”,就在身旁,唾手可得。
在孔子的弟子中,颜回好学,曾子内省,而能对孔子有帮助的,却是子贡,子贡所问,常常能使孔子阐发出更深的道理,如此处所说的忠恕之道,都与子贡的提问相关。
子贡在孔门弟子中是最会做生意的,颜回就没有生意头脑,所以颜回做生意“屡空”,于是放弃了物质追求,甘于“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追求自己的学习之乐;子贡却“亿则屡中”,猜测行情总能猜中,所以他常常驷马高车、聘享诸侯,孔子能周游列国,少不了子贡的物质资助,因而,子贡也被后世尊位“儒商鼻祖”。由此,子贡就有点沾沾自喜地自夸:“如果有人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说得上是仁人吗?”孔子委婉地打击了子贡的这种膨胀心理,说:“这怎么才能算是仁人呢!必定是圣人了!即使是尧舜都还没能做到这样。仁人,要做到自己想立足于社会,也要帮助别人立足于社会,自己想要通达进取,也要帮助别人通达进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就是,“忠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而“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子贡给孔子的启发。
一日,子贡问孔子:“有没有哪句话可以终身去践行的?”一句话,终身可以实践,必须是非常浓 缩,可孔子回答得更精炼:“那就是‘恕’啊!”用“恕”这一个字来行之终身就可以了,看子贡有些不解,于是接着解释说:“自己所不喜欢的,不要强加在他人身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后,子贡也按孔子所说的去实践,过了一段时间,子贡觉得自己修养得不错了,就报告孔子说:“我现在做到了:我不希望别人强加给我的,因此我也不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子贡的言行,孔子都看在眼里,知道子贡还没有达到这一要求,所以说:“子贡啊,这不是你能做到的。”
这两则对谈,就是忠恕,而曾子也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忠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他人的进步为喜,以他人的成功为乐,积极地帮助他人,这是“己所欲”,是个高境界。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相对消极的,自己不情愿做的,也不要求别人去做,但却是和谐之所。
《韩诗外传》对忠恕之道有很通俗的解释:“以往人能足不出户就能知天下,不需要打开窗口就能见到天道,并不是眼睛能看到千里之外,也不是耳朵能听千里之声,只不过是以自己的感受去衡量罢了。自己害怕饥饿寒冷,就会知道天下的人想的是暖衣饱食;自己讨厌辛苦劳作,就会知道天下的人想的是安逸;自己担忧生活拮据困乏,就会知道天下的人想的是生活富足。”也就自己所不喜欢的,也就是别人所不喜欢的,自己所喜欢的,也就是别人之所喜欢的。
这忠恕之道,一进一退,合起来看,实际上就是要求在日常生活中,要有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人常常是自我中心的,凡事都考虑自我的内心感受,有利于自己的就愉悦,不利于自己的就恼怒,别人比自己强的就生妒忌之心,别人不如自己的就有蔑视之情,很少有人能够将心比心,站在别人的处境和立场去为别人着想。而日常很多的争端和矛盾,其实都是因为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场,相互之间的不理解而造成的。这都是人之常情,即使是如子贡之贤,也难以经常做到为别人着想。所以,忠恕之道,既非常容易,又非常困难。说容易,是一念之间就可以做到;说困难,是人不情愿去这样做。
但作为人格修养,忠恕之道却是“仁之方”,也就是达到仁德修养,成为“仁人”的方法、道路。若能在待人处事上多为别人考虑,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多帮助人进步,将心比心,也就会宽宥别人,多一点宽容,多一点理解,若能常常如此,仁德的修养就会积厚,高尚的品德也就在其中了,乐,也在其中,所谓理解他人,助人为乐,也就是这个道理。
(向雄读《论语》之四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