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娓娓道来的老师课程讲解,恍惚中觉得说得真好。思绪是发散的炊烟,在某一个时刻出现,无论是否以一种固定的姿态,洋溢充盈却飘渺氤氲。
感悟一:洞穴隐喻柏拉图在《理想国》里描述的对人类知识的基本想象。被铁链栓住的人们,无法回头,他们的世界只有光影,这个类似屏风的矮墙隔绝了他们与外面的世界,以至于他们以为他们看到的世界便是全部。如果恰巧有人脱离了枷锁,恰巧离开了山洞,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他该如何选择。回到山洞,他面临着那些洞穴里面的人自身认知的局限,他们或许会把他当成疯子,甚至会杀了他,如果离开呢?或许,或许他会发现,生活便是一个个像个俄罗斯套娃般的洞穴,走出一个洞穴,便进入下一个洞穴里。人们习惯性以自我认识作为评判事物的标准,并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观点。井蛙不可语于海,夏虫不可语于冰。想起了看书的意义,或许就是为了站在更高的地方,看向另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感悟二:我们可曾有真正的闲暇时间,没有功利的,本真的出于自身兴趣的休息时间。
现在的好多人,都是没有灵魂的专家,没有心的享乐人。大家这种二进制的人的状态已成为常态,一半工作,一半休闲。而所谓休闲的状态,大多都是被消费也好,被动体验也罢,都不是一种真正的发自内心因为兴趣的休闲。当万物以一种功利的形式出现,带着一种功利的希冀,是否以一种功利的结局作为回报,便成了标准。我们仿佛是被附属在这个世界的角落里,习惯性带着面具,直到有一天,它与脸粘连一起,再也放不下来。
人生的很多事情无法委托,而我们能做的便是在追求大传统下的内在价值里,以一种委身的状态投入其中,找到自己的天职。沉浸当下,以一种自我使命感去完成工作也好,休闲也罢。走过的过往,未知的未来,都是一种氤氲,唯一此刻我手中的笔,眼里的光,闹钟的思,心中的念,才是我们竭尽全力生活的证据。
世界万千,参差多样乃是幸福之源。追求本真,即使平凡,也盛载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