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需求管理(60天备考第6天)

需求管理

一、引言

需求管理这篇文章本该前天总结的,但是纠结了两天,直到今天才跟大家分享。纠结的点在哪里呢。就是教材调整。第三版和第四版没有安排专门章节讲需求管理,只是作为范围管理中收集需求这个过程来讲的,而且篇幅很短。第二版是有专门一章来讲需求管理的,可惜内容有点凌乱,抄了一部分CMMI需求管理内容,又加了一部分教程编组自己的内容。没有统一的规划和清晰的思路。这篇文章我尝试梳理一下需求管理的内容,希望帮助大家看了之后能有收获和启发,万一考试遇到相关简答题或论文,也能有东西可以写。

搞不懂为什么把需求管理这么重要的管理知识域删掉。往年的简答题和论文都会有需求管理。反正不管教材怎么改,需求管理都不可或缺,该掌握的还是要掌握。先感谢【A中原无双】【石中玉】这两位朋友,以前没留意,通过交流发现官方制定教程变化确实很大。尤其是从第二版到第三版。

二、学习方法

1、第一步,整体看一遍教材中干系人管理章节的知识。提炼知识骨架脉络,梳理大纲层级结构,整理概念、定义或基础知识和理论。这一步非常重要!这一步非常重要!这一步非常重要!要熟记这些脉络、大纲和概念类基础类知识点。只有熟记才能对相关知识域有清晰完整的认识。做简答题或写论文时,才能答得完整不遗漏得分点,才能知道如何答如何写。

2、第二步,在第一步熟记大纲和要点之后,你就明确知道要学什么、看什么、记什么了。然后就重点去看大纲和要点的内容。教材中对要点内容或纲要的释义要用笔划线标记。可以缩小和明确复习回顾时的学习范围。一边看,一边小声读,一边在笔记本上快速的跟着写写画画。

3、第三步,脱离教材,在笔记本上默写大纲、要点以及对应的释义。默写完之后,有遗漏的点和忘记的释义,再重复第一步和第二步。

4、第四步,经过以上三步重复重复再重复,你应该已经完整且清晰的记住了所学章节的内容。但过时间一长就会忘记。所以就要完成今天的知识域之后,默写回顾一遍昨天的知识域。

以上四步亲测效率很高,效果很好。

三、需求管理知识点总结

1、概念/定义

1.1、需求

需求是指项目干系人明确提出或通过挖掘得出的潜在的对项目或产品的期望与要求,包括技术性和非技术性两部分。

1.2、需求管理

需求管理是指收集需求并确保项目干系人对需求理解一致,管理和控制需求变更,确保需求到产品双向可追踪。

2、基础知识

2.1、需求管理的目的

确保项目干系人对需求理解一致,管理和控制需求变更,需求到产品可追溯。

2.2、需求管理中涉及的文件

用户需求说明书、需求规格说明书、需求跟踪矩阵、需求管理计划

2.3、需求变更流程(一定要牢记,这是个统一套路,其他变更如范围,都是这个流程)

一次完整且规范的需求变更应遵循如下步骤:

提出需求变更申请;

评估需求变更的影响;

需求变更审批;

实施需求变更;

需求变更验证;

文档和配置更新。

2.4、需求蔓延

没有规范的需求管理计划和措施而导致的需求范围失控。

2.5、需求基准(一定要记住需求基准这个概念,后面还会有其他基准)

经过项目干系人确认的用户需求说明书、需求规格说明书称为需求基准。

3、需求管理知识

3.1、需求管理过程

3.1.1、规划需求管理(编制需求管理计划)

输入:项目管理计划、项目章程、项目文件、组织过程资产、事业环境因素

工具和技术:需求管理模板、专家判断

输出:需求管理计划

3.1.2、收集需求

通过沟通等方式把项目干系人明确提出或挖掘出的潜在的对项目或产品的期望与要求归纳整理的活动。

输入:项目管理计划、项目章程、项目文件、组织过程资产、事业环境因素

工具和技术:专家判断、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决策、数据表现、人际关系和团队技能、原型法、系统交互图

输出:用户需求说明书、需求规格说明书、需求跟踪矩阵

3.1.3、管理需求

确保项目干系人对需求理解一致,识别项目工作与需求的不一致,控制需求与需求基线的变更。

输入:用户需求说明书、需求规格说明书、项目管理计划、需求管理计划、组织过程资产、事业环境因素、项目文件

工具和技术:人际关系和团队交往技能、沟通、专家判断、会议、模板

输出:用户需求说明书更新、需求规格说明书更新、需求跟踪矩阵更新、变更请求、项目文件更新、组织过程资产更新

3.1.4、实施需求变更控制

识别需求变更,评估需求变更影响,需求变更验证以及确保需求变更过程规范可控。

输入:项目管理计划、需求管理计划、项目文件、组织过程资产、事业环境因素

工具和技术:专家判断、会议、人际关系和团队交往技能、评估和决策

输出:变更申请、项目文件更新、组织过程资产更新

3.1.5、需求跟踪

确保需求到产品可交付物双向可追溯。

输入:需求管理计划、项目管理计划、项目文件

工具和技术:需求跟踪矩阵、人际关系和团队交往技能、专家判断

输出:需求跟踪矩阵更新、变更请求、项目文件更新、组织过程资产更新

四、帮助理解

需求管理很重要,上承立项管理,下接范围管理。需求管理工作完成之后才能明确项目的范围。项目要做什么事情是需求管理决定的。做哪些是范围管理决定的。需求管理难点在于需求收集,也叫需求开发。第二版教程参考CMMI,又往上提升了一个档次叫需求工程。需求工程包括两部分,一个是需求开发(收集),一个是需求管理。其实我觉得为了考试,没必要纠结这个所谓的需求工程概念。简单理解就是需求管理有一个过程叫需求收集,是为了搞清楚客户要做什么。

搞清楚客户需要做什么之后形成的文件叫用户需求说明书说明书。用户需求说明书实际中通常只是项目经理和产品跟客户沟通总结的客户期望。但是需求说明书还不够细化,意思就是粒度不够细,不够明确。因此需要进一步细化形成需求规格说明书。到这里就会细化成为了达到客户某一个需求,具体要做哪些事情,并且细化拆分之后都会给每件事情添加标识。

用户需求说明书和需求规格说明书完成之后最终需要客户确认。确认之后就形成需求基准。这两个文件很重要,需求基线也很重要。重要的事情只说一遍。需求基准是范围管理的基础。需求规格说明书其实就是范围管理创建WBS这一过程的输入和依据。形成需求基准之后,需求基准要入配置库,严格受控。需求如果要变更,就要经过需求变更流程了。流程在基础知识中提到了。一定要记住变更的流程。控制需求变更是为了防止需求蔓延。

如果考题中出现了1、某项目经理觉得跟客户熟了,觉得就是个小要求,没走变更控制流程就修改了项目。2、某开发人员没通知项目经理,也没通知其他人员,直接修改了客户的要求,项目上线后出问题了。3、项目经理写了用户需求说明书和需求规格说明书,但是没有经过客户确认就继续开展工作了,最后客户发现跟他理解的不一样。4、有一堆客户代表叽叽喳喳,今天他提个要求,明天他提一个要求,最终他们之间还不一致了。都是在考需求管理方面的内容。

五、思考问题

1、为什么要做需求管理?

2、如何做需求管理?

3、需求管理做不好会产生哪些问题?

4、需求变更的流程是什么?

5、什么是需求基准?需求基准形成之后,还可以修改需求吗?

写在最后

如果你在下面列举的情况之中:

1、想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或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证书但是还没开始行动,不知道好不好考、能不能考过。

2、参加过至少一次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或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但总是考不过。

3、正在备考,但是一看教材就觉得枯燥无味、静不下心来、看不下去。

4、工作缠身没时间看书或工作太累没精力看书学习。

5、做不到自律持续不间断学习。

6、看教材时觉得很有道理,有所收获,但是一做题测验时就不知如何作答。

7、很认真的在看书学习,但是总是记不住。

8、各个知识领域都看了,记住了,但是做题时做不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9、因升职、定岗、评级、落户、挂靠以及自我提升需要一个中级或高级证书。

欢迎你关注私信留言,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相互鞭策与勉励,相互学习与交流,共同进步与成长,争取顺利通过考试,早日拿到证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