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学生,学习能力很强,或许就是因为智商较高,高分来得太容易,所以就容易滋生出骄傲自满的情绪;而那些学习能力一般却勤奋肯干的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却能后来居上。类似的情况和龟兔赛跑的故事一样都可以用来励志,告诫我们:哪怕是再强的能力,也弥补不了态度的短板。
我们经常身处二选一的境地,就好像态度和能力这对选择。然而不是所有的二选一都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形。比如说,学历和能力哪个重要? 理想的状态就是二者兼备。一位毕业生首先需要获得学历才能进入意向单位的招聘环节。不论如何,获得学历本身就体现了能力。
那么,态度和能力到底能不能同时在线呢?其实态度和能力是评价一个人的两个基本面。态度直接决定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力决定是否能将主观能动性转化为目标效率与效果。
态度包括认知、情感、行为倾向这三方面要素,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与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情感表露与行为倾向。很多情况下,态度就像弗洛伊德冰山理论中深埋在海里未显露出来的部分,神秘不确定。我们展表现出来的态度多数是经过加工的。
能力是一个人完成特定任务的效率与效果。有些能力可能是天生的,大部分能力都可以后天获得。每个人的能力各有千秋。即便是同一个人所展现的同样的能力,在不同情况下表现出的效果或价值可能不一样。
曾经听过一句话,我们现在的态度决定十年后我们是人物还是废物。能力代表现在,态度代表未来。一个人进步有多难,退步就有多容易。我们的态度决定着我们能力进退之间的差别。
能力出众本身是件好事,然而恃才傲物肯定要不得。毕竟我们在智力上的差别并不是天堑。自我感觉因为学的差不多了,工作完成了而放松下来的时候,那些我们看不上眼的同学,同事都在奋力迎头赶上。龟兔赛跑就是最好的诠释,能力的老本支撑不了太久。而且无数天才的成功历程都告诉我们,世界上所谓的天才寥寥无几,天赋其实就是锲而不舍的态度。勤能补拙就是至理名言。
总结一下,做不做事是态度,事做的好不好是能力。态度与能力都重要,态度与能力兼得并非易事,但不意味着完全做不到。因此,以英语学习为例,既有态度又有能力的学生根本就不会局限于考过四六级。他在英语学习方面愿意付出多少,而不是他能做多少,最终决定他的英语学习能走多远。另外在职场比拼中,有兔子能力,乌龟态度的员工也是能最终走向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