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是大雨滂沱,室内是春风化雨。台风带来的暴雨肆虐,也没有阻挡爱学习的家长们的脚步,今天的主题分享会在老市区一个很有厦门特色的洋房内,在圆音颂钵的场地,请珮珮老师讲述她追求自由的故事和带领大家体验身体和灵魂的链接。
从日复一日的上班族到追求灵性的颂钵音疗师,从童年的记忆到成年后寻求自我的心路历程,珮珮老师娓娓道来她的成长之路,窗外的雨打玻璃的声音,似乎是这故事最合适的和声。作为厦门最早一批专业从事颂钵的人士,珮珮老师介绍了什么是颂钵,颂钵的分类,颂钵的原理。
敲击颂钵,产生穿透性非常强的声波,声波的频率和声压会引起生理上的反应。而颂钵的频率、节奏和有规律的声波振动,是一种物理能量,适度的物理能量会引起人体组织细胞发生和谐共振现象,能使颅腔、胸腔或某一个组织产生共振,诸如心脏跳动、肠胃蠕动、大脑光电波等。这种声波引起的共振现象,会直接影响人的脑电波、心率、呼吸节奏等。这是颂钵调理生命气场的基础。
人体的70%是液体,当大家看到钵中的液体随着颂钵的震动而溅出各种高度不同的水花,不由得发出内心的赞叹。聆听颂钵的声音,让身体感受到一种安宁和喜悦。
珮珮老师为大家做了“松土”的疗愈,在集体疗愈中,大家都得到了深度的放松,有的参与者甚至睡着了,“深入感受了声音与身体的同频共振的奇妙感觉,从毛孔到内心的放松和愉悦。谢谢珮珮老师!”
迁徙、分手、离婚、亲人重病或去世;成长过程中养育者的长期虐待或忽视;重大车祸、暴力伤害、医疗事故;
每个人都可能遭受大大小小的心灵创伤,这可能会将我们变成另外一个人:经常感到焦虑、麻木和狂怒,无法集中注意力、记忆力下降,难以建立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
这是因为,虽然你很想遗忘,但大脑和身体从未忘记事件发生时的恐惧,即使时隔已久,还是会因为微小的危险信号,诱发过于剧烈的负面反应,扰乱我们的正常生活。
除了传统的药物和谈话治疗之外,瑜伽,頌钵可以激活大脑自然的神经可塑性,重新连接被创伤扭曲、失去功能的大脑回路(尤其是那些与快乐、投入和信任有关的脑区),一步步重建“感知当下”的能力。这些治疗方式也能提供新的身体体验,消除创伤留下的无力、愤怒和崩溃的感觉,让人们重获自我控制。
杨威,厦门大学管理学博士,高级工程师,国家心理咨询师。1996年本科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系,是信息技术领域专家。除了信息技术外,在企业战略管理、流程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出版有7本著作。近年来,关注心理学、心灵成长和家庭教育,提倡用管理学的严谨、心理学的温暖培养电脑般高效能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