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今天没有拿到六月份大夏书系的接力写作,有些遗憾。毕竟,想趁机把这几年跟两个孩子的读书理一理,不过,那还是写一写吧。
两点钟就开始盯着,却失之交臂,果然是人力有时尽。不过,这不是坏事,当然也不是好事。哈哈。
二
下午听文科的说课比赛,
后生可畏,两个刚刚毕业一年的年轻人拿下了一等奖。
有个年轻人,女孩子,模样不错,重点是毫不怯场,语言清练,真可谓是“娓娓道来”。我都很羡慕咯。不知道是大学的历练出来的,还是老天爷赏饭吃。如果真要挑剔,那就是适当时候,加一点点停顿,而不是一直讲下去,那就几乎无可挑剔了。
但无论如何,现在的年轻人,得益于开放的互联网世界,和越来越好的大学教育,比我们这些老家伙的起点太高了。
反而,我们的工作了几年的同事似乎失去了不少的锐气,特别是似乎缺失很多比赛的经验,还是停留在表现出“我是怎么样的”,而不是趁机表现出“我能怎么样”。比赛,就是要为了脱颖而出,所以务必要有别出心裁之处。如果都是平平淡淡的,就如舞蹈比赛,穿着个毫无新奇处的校服上去,有什么意思呢?
我们学校,因为是二流学校,比赛,讲座等等,抛头露面的机会自然就少了很多,训练得少,意识自然欠缺,视野再缺乏,那就往往相形见绌。这是很为遗憾处。
也是因此,再让我重新审视起备课组的问题来。我们学校,因为种种原因,大家的教研热情、积极性都是徒有其表。这两年,学校看似是红红火火,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不过是要表演给老板看而已。什么三备五环,内心极其抵触,表面装模作样,这些,不断地在消解了大家的工作热情。做备课组长的那几年,想在大家的集体备课、认真分享处下些功夫,却基本上都是迟疑出发,冷水淋头,败兴而归。
或许,如果真要做某些东西,只能是寄望于年轻人,靠着他们的血气方刚,去洗涤老气横秋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