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业内广为流传的产品经理能力模型当中(如下图),产品经理能力模型当中有提及营销与推广策略,虽然提及的比重相对来说偏轻。其实,营销思维在帮助产品经理挖掘用户需求、寻找用户痛点上有极大的帮助。
一个关于选择的故事
假设你是一个在校大学生,最近为了备考研究生考试,每天晚上去图书馆。现在刚在食堂吃过晚饭 ,下面的两个选择你会怎么选。
最后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种情况呢?可能每个人选择不一样,但最后结果总有一个是矛盾的,为什么用户作出这么矛盾的选择呢?其实不然。这只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一个正常的人在作出选择时,用户并不是做出最好的选择,而是比过去某个选择感觉更好的选择。
应该形成营销人的条件反射:当下消费者的默认选择是什么
由以上测试可知,用户在作出某项选择时,其实与你给出的产品与用户的默认选择之间有一个比对,用户在这种情况下作出比之前选择感觉更好的。
任意两个摆在你前面的选择,你的选择就变了,你的偏好也变了。找到不同需求,本质上决定了消费者拿什么选择来对比。比如某理财网,如果主打低价,用户就是拿低价和高价去对比,即低价的理财顾问VS高价的理财顾问。如果主打产品新颖性,例如:滋源性洗发水提出的营销主张是:洗了这么多年头发,你洗过头皮吗?当你向用户营销的时候,你以为用户接受的是你的产品信息,其实用户接收到的信息是你的产品跟他之前默认选择的对比,他在这两个选择之间权衡,作出认为更好的选择而已。
这里面涉及到的营销人误区:大部分人用卖货的思维,用卖货的思维来营销。如某某品牌手持美容仪,如下图是从卖点思维、痛点思维考虑问题的不同角度。
大部分营销人员想的更多的是我要卖,我如何卖,我怎么成功的让某类目标人群买我的东西。而痛点思维则从用户出发,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用户过去的默认选择是什么,这个选择有什么不合理的?为什么我能解决这个不合理?我们必须决定,我们到底 满足他们哪个需求,这个需求的竞品(过去默认选择)是什么?我们比需求竞品好在哪?
另一个营销人的误区:高估了消费者愿意为产品付出的改变。
大部分东西我们一旦接受了,很难作出改变。营销人员总是这样认为,我们的产品如何如何?balabala极其详尽介绍其十八般好处。你以为介绍完了,所有的推销技巧都用上了,用户总该心动了吧?未必,就算你的东西再好,用户想的是,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它适合我么?比我之前用的XX好吗?
比如某手持美容仪如果售价2000元,而每次去美容院可能百来块或者两三百,虽然一个季度或者一年算下来,你的美容仪确实划算很多,用户比对的是2000与200的比对,让用户一下子掏2000块,这是个非常难作出的决定。
最小改变原则
在产品所有的主打需求中,去寻找并且调整出那个消费者最愿意为此作出改变,并且它的改变成本最小,最容易作出改变的需求。
最小行为改变,让消费以更小的改变就可以采用产品。
如何让我的消费以最小的改变成本 ,然后让他找到痛点,让他完成这个改变,会极大降低你的营销成本。
比如,当年果冻最早推出的时候,是以零食切入的,最后发现却很难切入。因为当时美国人喜欢吃的零食是薯片之类的,人们不觉得自己非要吃这个由果胶做成的东东。
但后来切入点变为甜点,因为美国家庭主妇觉得为孩子做甜点很麻烦。果冻提出的新的营销点:只要在吉露牌果冻上滴上一层淡奶油就可以变成一个甜点。果然大受妇女们喜欢,真正解决了无数家庭主妇的痛点。
用最小的改变让用户产生足够的动机,让他使用你的产品。
小结:
在向消费者推销你的产品时,我们应该用营销思维考虑:当下消费者的默认选择是什么,用痛点思维思考----这个选择有什么不合理,为什么我能解决这个不合理?最后在所有的主打需求里,挑出哪个让消费者改变成本最低,以最小行为改变就可以使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