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劳动的敬畏之心
——读《德胜员工守则》有感
日本文化中的匠人精神,德国人严谨到近乎死板的民族性格,让他们屡屡创造出制造业中的精品,而在这一个个令人惊叹的产品中体现着生产者的性格,体现着他们对劳动本身的一颗敬畏之心。
德胜的企业文化培养的也是人对劳动本身的敬畏,行行出状元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劳动本身并无贵贱之分,人与人真正比较的是敬业精神跟工作态度,所以即使是农民工出身的建筑工人,但是他们被德胜变成了产业绅士,是出于内在对自己工作本身恪尽职守的肯定。这群工人在最基本的体力劳动工作中找到了自尊!
每个人的现实工作中大多都包含着重复、机械的部分:重复的查看产品缺货情况,重复的催货,重复的处理瑕疵产品客人索赔,重复的对样品,重复的对标签,重复的对包材。。。。。。。仿佛每天重复的都是不值一提的工作,但真的不值一提吗,我已经付出了宝贵时间做的事,如果没有从中进步一点点,我会不会就是在浪费自己一去不返的时间?如果我都觉得自己的工作不值一提,别人也许就更有理由不尊重我的工作。
那么,重复的这件事还有更省力的方式吗,我是否可以做成表格跟踪提醒,甚至我是不是可以为自己的工作设计出一个规范流程,每一个表现的问题底下是否有更加本质值得深究的东西存在?
例如常常缺货的这个表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原因是可以追溯的吗,如果可以预估,这个存在表现的问题是否有可能得到避免或是控制。造成这样缺货的原因有可能是大客人一次性提货造成的短缺,那么大客人的采购是否有迹可循,他常常采购哪些货号,是否有什么规律,例如淡旺季之分,那么我们在下库存的时候是否可以根据客人的节奏来。
再比如短期高频的出现同一个供应商的品质瑕疵,那么,背后的原因可能是什么?有可能是个别时间点造成的特殊现象,如天气问题,更换原材料供应商等造成的个别现象,但是,如果是供应商内部出现了管理问题,就需要进一步考虑对该供应商进行考察,同时控制下单金额,督促其尽快改进。如果多个客人反馈多个供应商的品质瑕疵问题,则需要考虑我司货源品质的标准是否与客人的标准不一致,需要进行协调并最终达成一致,以期按照最终的结论进行品质把控。
每一件重复出现的事情背后是否有更本质的东西,我能从中发现什么,改进什么,每天进步一点点,即使我是蜗牛,应该也能爬出点距离,就像练武功,每天扎着无聊的马步,但是每个大侠在练成绝世神功前都得这么老老实实的扎。
对自己本职劳动怀着敬畏之心,简言之就是,我因为重视这个劳动本身,所以才能做好这个工作,这样的态度应该,或者说必须值得尊重。
除了对自己的工作保持敬畏之心,对别人的工作呢?
在德胜,公司给了建筑工人足够的尊重,尊重每个人的工作内容,所以他们的所有工人都有正式编制,这让每一个工人拥有自尊,这样才有可能产生自律,因为每一个工人认可:对“我”有要求是合理的。
书中聂圣哲的一句话特别值得深思:雇佣关系与人格上的平等是不排斥的。大意是,即使存在雇佣关系、上下级关系,但是人与人之间仍然是平等,只是分工不同,只有认识到了这点,才能真的做到尊重别人的劳动。还记得之前第二段提到的这句话吗?人与人真正比较的是敬业精神跟工作态度。
劳动的结果当然很重要,但是如果不问过程,是不是会变成不择手段?
劳动的结果如果一直不好,但是工作态度认真,这样老黄牛式的人物是不是真的不适合职场,也许他需要的只是上司的指点。就像郭靖,在成为大侠前一直是笨蛋。。。。。。。。
身为管理者也并不是意味着拥有了特权,在德胜,这被叫做“管理贵族”,是需要被清理掉的对象,因为从董事长开始都在认真的洗马桶,认真的做一线工作,一个被雇佣的对象凭什么变成了贵族,十指不沾阳春水。远离了一线工作,还有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指导来服众吗?这是个问题。
做好自己其实已经很不容易,但是要做好管理者更是难上加难,因为管的不是物,是人,人有自己的思想主张,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一个可以以一敌百的大侠永远抵不过一个能统帅全军的将军,因为大侠只是管好了自己,而好的将军却是管好了一群人。
也许,身为管理者更是需要培养对劳动的敬畏之心,包括了对本职工作的态度,以及对下属正确工作的肯定,尊重鼓励下属的敬业态度及劳动成果,并进行正确的引导。
尊重每个认真工作的人,包括自己包括别人,因为他们值得,如果失去了正面的鼓励,敬业的人会越来越少,那么,到了最后,损失的真的只是个人吗,也许更是一个公司,乃至社会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