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就是树皮。很多种树皮都行。。
一、黄柏 (中药)
黄柏(huáng bò),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的干燥树皮。习称“川黄柏”。剥取树皮后,除去粗皮,晒干。
- 生理特性
本品呈板片状或浅槽状,长宽不一,厚1~6mm。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平坦或具纵沟纹,有的可见皮孔痕及残存的灰褐色粗皮;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具细密的纵棱纹。体轻,质硬,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深黄色。气微,味极苦,嚼之有黏性。
- 产 地
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北、云南等地。
- 入药部位
植物的干燥树皮。
- 炮制方法
1、黄柏 除去杂质,喷淋清水,润透,切丝,干燥。
2、盐黄柏 取黄柏丝,照盐水炙法(附录ⅡD)炒干。
3、黄柏炭 取黄柏丝,照炒炭法(附录ⅡD)炒至表面焦黑色。
- 性 味
味苦,性寒。
- 归 经
肾、膀胱经。
- 功 能
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
- 主 治
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痿蹙,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湿疮。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 相关配伍
1、《伤寒论》:黄柏、栀子、甘草。治伤寒身黄发热。
2、《傅青主女科》:黄柏、山药、车前子、芡实、白果。治下焦湿热,白浊带下。
3、《傅青主女科》:黄柏、山药、车前子、芡实、白果。治下焦湿热,白浊带下。
- 用法用量
3~12g。外用适量。
- 禁 忌
本品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忌用。
- 相关论述
《临床常用中药手册》:黄柏苦寒沉降,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力强,归肾、膀胱经,长于清下焦湿热。
二、黄柏 (植物别称)
黄柏为多个植物物种别称:侧柏、柏木、大果圆柏、沈氏十大功劳、阔叶十大功劳、台湾十大功劳、鸡脚连、短柄小檗、安徽小檗、直穗小檗、首阳小檗、细叶小檗、黄芦木、黄檗、川黄檗。
-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20余米,胸径1米;树皮薄,浅灰褐色,纵裂成条片;枝条向上伸展或斜展,幼树树冠卵状尖塔形,老树树冠则为广圆形;生鳞叶的小枝细,向上直展或斜展,扁平,排成一平面。叶鳞形,长1-3毫米,先端微钝,小枝中央的叶的露出部分呈倒卵状菱形或斜方形,背面中间有条状腺槽,两侧的叶船形,先端微内曲,背部有钝脊,尖头的下方有腺点。雄球花黄色,卵圆形,长约2毫米;雌球花近球形,径约2毫米,蓝绿色,被白粉。球果近卵圆形,长1.5-2(-2.5)厘米,成熟前近肉质,蓝绿色,被白粉,成熟后木质,开裂,红褐色;中间两对种鳞倒卵形或椭圆形,鳞背顶端的下方有一向外弯曲的尖头,上部1对种鳞窄长,近柱状,顶端有向上的尖头,下部1对种鳞极小,长达13毫米,稀退化而不显著;种子卵圆形或近椭圆形,顶端微尖,灰褐色或紫褐色,长6-8毫米,稍有棱脊,无翅或有极窄之翅。花期3-4月,球果10月成熟。
- 分布范围
产于内蒙古南部、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河南、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广东北部及广西北部等省区。西藏德庆、达孜等地有栽培。在吉林垂直分布达海拔250米,在河北、山东、山西等地达1000-1200米,在河南、陕西等地达1500米,在云南中部及西北部达3300米。河北兴隆、山西太行山区、陕西秦岭以北渭河流域及云南澜沧江流域山谷中有天然森林。淮河以北、华北地区石炭岩山地、阳坡及平原多选用造林。朝鲜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华北地区。
- 主要价值
木材淡黄褐色,富树脂,材质细密,纹理斜行,耐腐力强,比重0.58,坚实耐用。可供建筑、器具、家具、农具及文具等用材。种子与生鳞叶的小枝入药,前者为强壮滋补药,后者为健胃药,又为清凉收敛药及淋疾的利尿药。常栽培作庭园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