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审计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相互渗透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新学科。
现在比较普遍的定义是,人工智能是研究如何制造出人造的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来模拟人类智能活动的能力,以延伸人们智能的科学。至于人类智能活动的能力,可以理解为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由脑力劳动表现出来的能力。
人工智能的争论
早在1950年,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图灵对“人工智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如果一台计算机系统通过了“图灵测试”,就认为它是有智能的。
图灵测试
测试者在与被测试者(一个人和一台机器)隔开的情况下,通过一些装置(如键盘)向被测试者随意提问。进行多次测试后,如果有超过30%的测试者不能确定出被测试者是人还是机器,那么这台机器就通过了测试,并被认为具有人类智能。
之后,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对此提出了否定的意见,提出了一个“中文屋子”的问题。
中文屋子
有一个懂英语的人在一个封闭的房子里,有输入和输出缝隙与外部相通。输入的是中文问题,而房里的人对中文一窍不通。房子内有一本英语的指令手册,从中可以找到相应的规则。他按照规则办事,把作为答案的中文符号写在纸上,并输出到屋子外面。这样,看起来他能处理输入的中文问题,并给出正确答案。
希尔勒认为,房里的人根本不理解中文问题,甚至对他自己给出的回答他一点都不知道,他只是按照程序完成了各种操作,并给出了一个答案,完全是按照程序进行的。所以不理解问题的计算机不能算得上是智能。
就我而言
上述关于“人工智能”的争论,我认为实际上是对于“理解”的界限很模糊,究竟什么才算的上是“理解”。对此,我提出了“求职面试”问题。
求职面试
在一次招聘会上,有两个求职者来面试,暂标记为A和B。HR给定一个等差数列,求它们的和。求职者A通过PY交易,提前获悉了答案,很快就回答了问题。求职者B通过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也算出了答案。接着,HR又问,为什么求和公式算出来的结果是对的。求职者B懵了,难道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还能有错?这时,求职者C出现了,他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了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是正确的,并用求和公式算出数列的和。最终,HR招聘了求职者C。
从上述问题来看,应该很多人认为求职者A根本没有自己的理解,他只是提前备好答案而已。其实不然,我们来分析一下三个求职者的行为。
- 求职者A:在已知知道答案的情况下,他匹配到HR提出的问题,并回答了问题。
- 求职者B:在已知求和公式的情况下,他算出了问题的答案,也回答了问题。
- 求职者C:在已知数学归纳法的情况下,他证明了求和公式是正确的,并用求和公式算出了答案,同样也回答了问题。
由此可以看出,这三个求职者都有自己的理解,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所以,我认为只要计算机能够回答得上人们给出的问题,都算得上是“人工智能”。哪怕你问电脑 1 + 1 = ?,电脑仅仅只是在自己程序里硬编码一个 2而已。
如果这也算“人工智能”,那我们只要把所有的答案装进电脑不就行了么?不管有没有那么大的存储空间,光是把答案检索出来,都不知道什么要到猴年马月。虽然三个求职者都能回答得上问题,但是他们参与这个问题的成分是不一致的,求职者A参与了匹配的过程,求职者B除了匹配过程,还参与了计算过程,求职者C除了之前两个,还参与了推理推导过程。
人们研究“人工智能”,是希望计算机能够更多的参与到人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更好是能够解决一大类问题,当然最好是能够推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