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时间:2016.8.4
版本:IOS v6.0(149)
1、首页
如图,饿了么点进去,首页即是外卖页。
顶部是定位和搜索功能,饿了么是产品自动定位,也可以手动进行修改。
搜索可根据商家和商品名称两个维度进行搜索。
banner页底部是饿了么的大业务入口(A区),分别是:
美食、土豪推荐、品质早餐、准时达、商店超时、果蔬生鲜、鲜花蛋糕。
土豪推荐这项是对外卖这项业务从客单价层面的更进一步的人群细分。准时达则是满足对送餐速度要求高的用户的需求,同时将蜂鸟专送和准时达这个概念等同起来,并且放在一个单独入口,给C端用户打造品牌概念和满足需求的同时,也是向B端商户进行推广。
品质早餐、商店超市、甜品饮品、果蔬生鲜、鲜花蛋糕则毫无疑问是饿了么的品类扩张了,围绕饿了么建立的短物流系统,不断开发生活场景,最终在打造一个生活平台。
B模块则是从秒杀、满减、热卖、新店、精选等不同维度对门店进行筛选,满足用户不同需求同时,增加平台上商户的曝光。
除了A、B外,首页还有附近商家列表。满足用户快速选择的需求,同时作为官方排序的列表,对官方运营也是有很多可利用点。
2、订单
目前订单分成两栏,【外卖】和【早餐】,同时订单列表内只默认加载最近3个月的订单,在订单列表内可看到订单内的所有商品明细。
而在整个订单模块,【早餐】作为一个单独的栏目设计,可以看到早餐项目在饿了么产品体系内的位置,但猜测有更深层次的考虑。
首先底部tab栏,订单功能作为仅此于外卖模块的设计,本身就是从场景的使用频次出发的。订外卖--查订单,比起一般电商,外卖等对即时性要求更高。因此从场景出发来看早餐,早餐订单单独设计,最起码有以下几点好处:
- 取餐核验方便
早餐上班前定点取餐时,效率要求非常高。去年业务新开时,取餐需要核对订单,不知今年流程有没有改变。若仍需要核对,早餐订单列表单独设计,使用起来就方便很多了 - 唤起早餐预定的场景
早餐作为饿了么一项新业务(相对外卖),需要重新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而且早餐的购买场景和使用场景没有明显的关联。比如订外卖,快到饭点了、或者肚子饿了,就自然唤起外卖预定了。但早餐第二天早上使用,预定却在头一天白天,因此很容易出现忘记预定的情况。
订单模块内,早餐单独设计,用户在预定外卖后,查看订单时,就有了一次唤起的机会。 - 同高频场景的归类
早餐场景跟外卖一样是高频,高频就意味着有可能产生大量订单。此时同类订单归类对用户体验更好。
不得不说,饿了么订单内开发的“谁去拿外卖”,用小游戏为团队点餐时拿外卖增添趣味性,充分考虑到了用户的心理和场景,设计的蛮不错的。
3、发现
着重点主要是积分商城和饿了么会员的展示。这两者是饿了么保持用户留存非常重要的手段,饿了么会员同时也是平台目前会员制盈利的另一种探索。
热卖美食,属于美食精品推荐,是饿了么平台上商家的另一个曝光渠道。
游戏中心,在我理解,则算是一个补充产品了,对于饿了么这个量级的装机量来说,上线游戏,增强一部分用户的黏性,重要的是获得一部分流量的变现。
4、我的
除了常规的个人设置外,美食相册算是一个比较新颖的功能。美食相册可以理解为是外卖日记,场景是用户可以把每次外卖用照片记录下来,算是记录生活的一种。平台目的显示是想通过建造用户的回忆,来提高用户对产品的忠诚度。在用户订单完成评论的时候也做了些适当的引导。
不过我个人并不看好这个功能,之前看过一本书,有句话:“人们只会分享自己认为美好的东西”,引申到这里,就是人们只会记录他们认为自己美好的事物,但是外卖这个本质就已经美好有点背道而驰。
5、总结
饿了么目前是在外卖业务和搭建起来的短物流系统上积极扩展其他新的场景和业务。
光对外卖业务来说,通过裂变红包吸引用户,通过一系列优惠辅助用户决策,最后又积极的用积分、会员、美食相机等功能引导用户复购。去年之前,饿了么的重心集中在【了解】和【决策】上,通过一系列的补贴吸引用户。现在饿了么更偏向于后两个阶段【购买】和【复购】,如何优化购物体验,如何做好用户留存是更需要考虑的事情。
对饿了么的建议,无非就是:
- 增加合作商户的数量,并且加强区域内商户流量分配和曝光;
用户的选择余地多大,直接关系到最根本的体验。但在有限的区域内,如何做好该区域内的商户曝光和用户流量分配,也是需要考虑的事情。 - 积分激励过于单一;
目前积分获取,仅仅一个指标,即是完成订单并评价。可以考虑使用积分来为其他业务和功能进行引导。 - 可以考虑增强产品的触发点
目前外卖的触发点仅仅是要定外卖,但可往这个方向想想,看有无优化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