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读书和谈恋爱一样,讲究的就是个缘分。
正确的时间遇见正确的人就是一段佳缘,同理,正确的时间遇见一本能够帮助到你的书籍就是一段幸福的时光。
反之,即使书籍再好,评分再高,对你而言,这本书在阅读时也味同嚼蜡,堪称虐恋。
前段时间阅读艾力老师的《人生的84000种可能》,尽管这本书豆瓣的评分勉强及格,但对我而言,却实实在在帮助我解决了不少眼前的困惑。
那些困扰自己许久的疑惑都在这本书里找到了答案,记得很清楚,这本书当时还是凑单买的。真可谓是应了那句:“缘分到了 ,挡都挡不住。”
可能,如果换个时间来阅读此书,我就会跟你们一起吐槽了。
鸡汤也好,干货也罢,在我看来,凡是可以帮到你的书籍都是好书。
-2-
花了2天时间阅读了韩国作家郑会一和二志成合著的《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
郑会一是韩国知名的教育专家,他本人就是一例通过阅读逆袭的典范。二志成则是韩国著名的畅销书作家,共出版图书20多本,销量超过200万册,被称为国民导师。
整本书的结构很简单,而且有趣的是,作者通过小说的表达形式将阅读的理念贯穿其中,分享了很多实用的阅读方法。
在这里,我就把自己的一些收获分享给大家。
我将其分为阅读目的、阅读时间和阅读方法三部分。
-3-
关于阅读目的。
书的主人公叫做洪镇洙,他的阅读之路可以分为三步。
第一步:100天阅读33本书。
一上来就挑战晦涩难懂的经典书籍会让很多朋友望而却步,但如果只是阅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就大不一样了。
在这个阶段,我们阅读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阅读的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所以,此时洪镇洙阅读的都是自己喜欢的书籍,甚至是一些漫画书。
第二步:1年阅读100本书。
到了这个阶段,阅读的速度没有改变。但阅读的内容就要开启进阶之路了,此时,洪镇洙的阅读书单由兴趣爱好变成了专业书籍。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这个问题太大,大到可以写一本书。但往小了说,阅读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
这个时候仅靠兴趣爱好就显得捉襟见肘,此时我们就需要去搜集一些你所在行业领域内的专业书籍。
当你读的越多,你就越容易发现,自己绝大部分的困惑书中早已给出答案,自己走过的很多弯路也都在书中有所警示。
第三步:1年阅读365本书。
最后一步,洪镇洙开始挑战1年阅读365本书,这相当于每天一本书,这个阅读速度是惊人的,也是任何一位没有阅读习惯的人不敢相信的。
如果没有整本书前面的铺垫,没有我日常阅读习惯的积淀,我也会对此阅读速度嗤之以鼻,但是现在,我开始选择相信。
这是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改变。
阅读速度这件事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习得的,一口吃不了个胖子,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先从每周阅读一本书开始,甚至先从打开身边的一本书开始。
-4-
关于阅读时间。
既然说到阅读,抱怨最多的就是没时间阅读。
关于阅读时间,我之前分享过很多次,我说:“在我看来,没时间就是个伪命题。”
时间管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个选择的问题,你不愿意阅读只是因为你觉得别的事情更加重要。
功利一点讲,人都是自私的,当我们不明白一件事可以带给自己的利益时就很难坚持下去,所以,找到阅读的意义便是帮助你坚持阅读的关键因素。
此外,也可以加入一些阅读的社群,大家相互监督,共同进步。
书中的洪镇洙就是一个阅读狂魔,他基本把自己所有的碎片时间都用在了阅读,刷牙时阅读,等车时阅读,吃饭时阅读,更夸张的是,洪镇洙居然因为阅读过猛出现了流鼻血的症状。
-5-
关于阅读方法/工具。
当我第一次看到接下来要分享的这个阅读方法时,我就觉得这本书买值了,并把评分从合格修改为推荐。
这个方法(工具)就是录音笔,看书的时候随手拿支录音笔。
大家看书都有做笔记的习惯,会用笔划出优秀的语句,甚至还会做一些批注。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俗话说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当你把整本书的精华已经挑选出来后千万别忘了回顾,这就好比一场3000米的长跑,阅读过程占到了这场比赛的3/4,就当我们快要跑向终点,在紧要关头时我们却选择了停下。
及时的复盘总结就是这场比赛的最后一步,千万不要半途而废。
书中,洪镇洙就被他的阅读导师郑会一推荐了一款非常棒的阅读工具——录音笔。
当你阅读到好的内容时,你要做的不仅仅是用笔划出来,而是直接朗读出声,等阅读完后,就可以戴上耳机回听。
早晨起来听,中午吃饭听,晚睡前再听一遍,任何碎片时间,我们都可以用耳朵来加速前进。
最后,送大家书中洪镇洙和郑会一的一段对话作为结尾。
“今年你多大了?”
“33了。”
“已经不小了,该干些对得起你这个年龄的事了。”
共勉。
我是用时间酿酒
专注个人成长、时间管理类文章分享。新书《丢掉玻璃心:别让坏情绪控制了你》已上市,转载请私信。
如果喜欢本文,别忘了点个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