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孩子很听话,最乖啦,安安静静的不闹腾”
“你家孩子真让人省心哪,一点也不瞎折腾”
“这小孩,真懂事儿”
从小听着这些夸奖之词长大的,没想到刚长大,就被反过来啪啪打脸了。
“XXX创业成功了,做那个什么互联网的,在北京买了房,你看看你,还上学,一分钱不挣,男人最重要的是赚钱啊,光会学习有什么用”
“xxx靠写小说一年赚了几百万,你不是也会写点东西么,能不能向人家学习一下”
“你是个好人,你真的很好,是我的问题,你会遇到更好的,你这么有才”
有才你妹啊,学你大爷啊,赚你二大爷啊!
小时候让你好好听话好好学习别瞎折腾,一夜之间长大后就对你说,别只知道学习,要头脑灵活一点。
上学期间嘱咐你,要好好学习,别谈恋爱分心。
刚毕业就对你说,都毕业了咋还不领对象回来,那xxx在上学期间,自己创业,自己买了车买了房,都没用家里掏钱;那yyy考上国家公务员,找了个北京媳妇儿,亲家把所有的费用都包了,就是看上这优秀的小伙了。
优秀你妹啊,都是出来卖的,只是看谁更值钱而已。
上面的话想必很多人都听过,我们难道不是按照你们要求的听话而一步步长大么,为什么长大后一切都不一样了,还没好好感受就被啪啪了,这耳光嘹亮!
我们如此的廉价,廉价到要把自己的时间以元为单位变卖。
在小的时候,听到爸妈在别人面前说我们是个懂事听话的孩子就特别的开心,就变得越来越听话,去迎合他们眼中的“乖巧”“懂事”。
然而,长大以后,我们突然发现,这种所谓的“乖巧”“懂事”并不被社会所认可。也没有人为称赞我是个听话的人,有的只是各种接连不断的需要我“帮忙”的事,因为他们知道我不会拒绝,我可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啊!
因为听话,我们不会拒绝,更加廉价的出卖我们的时间还不讨好。
太听话,容易让我们忽视真实的自己,为了得到赞赏,放弃心中所想,放弃即将到手的糖。
太听话,我们越来越不敢表达自己的情绪。
太听话,作为一个乖孩子,会让我们越来越落后于时代。
学了社会心理学后我才知道,每个人的交往都是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人与人交流的同时就是一个符号的互动。你所认为的对错好坏,都是你赋予的这个事物的符号,根据你或他人的喜好不同赋予不同的符号。
就好像曾经我练完拳跑完步,满身大汗,我赋予的符号是,一身臭汗太不雅观,要去洗个澡。而旁边的朋友却走过来,绕着我一脸陶醉的闻了一圈,道,这才是男子汉味,这是一身汗或许被赋予雄性荷尔蒙的符号。也或许是这位朋友有特殊癖好,也或许是情商太高,反正是被赋予了不同的符号,或嫌弃或欣赏,都是你所赋予的符号。
从小到大,我们被赋予了太多的“听话”“懂事”等各种符号,扮演着乖孩子的角色。而稍稍长大后,在背负着上述的符号角色的同时,又被赋予了“成就”等更多的符号。
我们的角色扮演不符合他们的期待,逐渐产生了角色冲突。
可是,既希望你听话,又希望你与众不同,这本就是背道而驰的啊。
曾经,我们很穷,穷的只有时间属于我们。
后来,我们扮演着“听话”的乖孩子角色,时间也不属于我们了。
那么,请问,我们还有什么?
作者君 Mingjun 北方某985高校在读烟酒僧,写过文,教过书,卖过菜。无车无房无对象,行走的社工人,未认证心理咨询师,无人问津的自媒体人,写过小说未成书,熬得一碗乌鸡汤,不加砒霜不带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