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担心,即是诅咒。
-1- 一盒牛奶引发的母女之战
昨晚跟妈妈吵了一架。事情起因如下:
傍晚七点,孩子从游乐园玩儿了回到家,想喝牛奶,但孩子的婆婆(我妈妈)不同意。于是孩子进寝室来给我说,表示喝了牛奶会好好吃饭。我觉得应该相信孩子,于是跟他说“那好吧,你可以喝。如果喝完不好好吃饭的话,今后就都不能饭前喝牛奶了哦~”我的意图是,让孩子知道承诺了就要做到,做不到就要承担结果。这样一来让孩子有自主权,二来如果真的做不到喝完牛奶也会好好吃饭那么下次他也好乖乖接受不会闹腾。
于是孩子去客厅拿牛奶。这时我听到婆婆在外面大吼:“哪个喊你喝牛奶的?!说了现在该吃饭!”孩子很着急地说:“我给妈妈说了的我会好好吃饭,妈妈同意了!”于是我妈妈就冲进来质问我:“你为什么要同意他喝牛奶?你明明晓得喝完牛奶哪里还吃得下饭!你这样子倒是树立起了权威,啥子都是妈妈说了算,但是我们在他面前就没有一点权威了!我们大人都没有一致!”
紧接着,小姨也进来加入了我妈的战队,责怪我太惯娃娃了。我解释了我的想法,她们依然叨叨叨,我也很不高兴了。觉得为什么你们一点也不理解孩子,不理解我?
以上过程,孩子一直在场。
出于对她们的尊重,尽管我很不高兴,但也没有再多说什么。我想,自己作为妈妈,答应孩子的事情理应做到。我妈还在说:“你想他喝了牛奶咋个吃得下饭嘛?!”我怼:“那就不吃了嘛,反正7点半要上课,也来不及吃了,就等他上完课再吃。”
此后无话。我妈去厨房炒菜,小姨去带弟弟,孩子爸爸也回来了,看着时间差不多就送孩子去上英语课了。
本来,我认为此事就到此为止(在我看来这是啥大不了的事儿呢?)。尽管饭桌上只有我在有一句每一句地没话找话,略显尴尬,但我想,忍让吧,让时间来缓解她们的情绪。
没想到等孩子走了后,妈妈又开始了对我的“讨伐”。我依然表面心平气和(尽管内心已不舒服到极致)“妈妈,不是只有你的教育方法才是对的。我们在理念上不同,并没有对错之分。”
妈妈很不甘心:“你看你,一点儿都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我说:“为什么一定要分个对错?!你觉得要怎么样你才舒服?”
妈妈:“你今天就是不该让他喝这个牛奶!”
我选择不说话了。
妈妈还在继续:“我不得不说你的教育方式,你这样子惯孩子嘛,以后有你哭的!”“不要看你学了那么多心理学,没有用!”
这下子我真的爆发了:“我自己的孩子我自己负责!”
那一刻,我的内心是几近崩溃的。
作为一个母亲,我是否有按照自己的育儿理念教育孩子的权利?】
即使出于关心,我的母亲是否能够对我的育儿方式加以评判,甚至横加干涉?
-2- 爱,从“看见”开始
其实,对于妈妈的担心,我是理解的。但理解并不代表认同。育儿哪有什么黄金标准,一切都要根据孩子和家庭的具体情况来调整。
从我的角度出发,因为从小被要求必须按照大人的要求来做,要做“听话”的乖宝宝,现在懂得自身缺乏灵活性、创造力及独立之精神跟此有关系,因此想要为孩子创造一个不同的成长氛围。这,何错之有?
但是妈妈并不懂得这些。她只知道,她的乖乖女儿现在不听她的话了。对此,她很难受,还带点愤怒。今天的争吵,导火索是我的孩子的问题,但核心在于,我的妈妈,依然想要控制我。
可是妈妈,我已经长大了,我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做不到认同,至少,请尊重与尝试理解吧。我对孩子的心意,你可曾“看见”过?为什么总是以自己的想法来揣度我的用意(而且常常是负面的)?
我不想我的孩子长大后也像我这般缺乏自信和安全感,我不仅要给他物质上的照顾,还要给他心灵上的滋养——尊重、信任、还有支持。而这一切,都是以“看见”为前提的。
比如昨晚,我看见了:孩子对牛奶的渴望——许是因为口渴,许是因为嘴馋;我看见了:孩子有规则意识,他没有擅自去拿牛奶直接开始喝,而是来征得我的同意;我看见了:孩子知道喝完牛奶也要乖乖吃饭,并且愿意承担如果不乖乖吃饭的后果;我看见了:孩子觉得可以自己做主(选择喝牛奶以及承担不乖乖吃饭的后果)时的那种快乐。那一刻,我和孩子之间的情感是流动的,没有阻碍。
但这并不是缺乏规则的表现哪。反而在这种“我可以进行选择”的控制感之下,孩子会感到不匮乏,不害怕,敢于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相反,若总是按照大人的逻辑去揣度孩子,给他各种限制,长久之下,他会变得循规蹈矩,事事请示。是的,他会成为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但也是个无趣而乏味的人。若又经常得不到同意,他会压抑自己的需要,久而久之,他便不记得,自己本来是个什么样子的人,自己本来有什么样的需求了。
不能表露出真我的人,也许是个世俗意义上的“好人”,但没有生命的活力,如同一潭死水,在父母这棵大树下,静静地,干枯。
-3-请给孩子,多一点祝福
有一个话题是老生常谈了,那就是:你说的是什么,对方就会关注什么。“不”字是被忽略的。比如“你不要想大象”这句话的效果是:对方脑海里充满了各种红的黄的蓝的白的……大象!
那么对教育孩子来说,道理是相通的:若祝福孩子,孩子会朝着你关注的祝福之处而去;若过度担忧孩子,孩子则会朝着你说担忧的方向发展。
在此处,“罗森塔尔效应”可以上场了。
罗森塔尔效应,亦称“皮格马利翁效应”、“人际期望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
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L.雅各布森于1968年通过实验发现。
实验过程——
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L.雅各布森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7项实验。 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效应原理——
实验者认为,教师应收到实验者的暗示,不仅对名单上的学生抱有更高期望,而且有意无意地通过态度、表情、体谅和给予更多提问、辅导、赞许等行为方式,将隐含的期望传递给这些学生,学生则给老师以积极的反馈;这种反馈又激起老师更大的教育热情,维持其原有期望,并对这些学生给予更多关照。如此循环往复,以致这些学生的智力、学业成绩以及社会行为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靠拢,使期望成为现实。
所以,如果希望孩子好,就多多祝福孩子吧。过度的担忧,更像是一种暗示:你会过得不好。
回到昨晚妈妈让我无法在平静对话的那两句话——“我不得不说你的教育方式,你这样子惯孩子嘛,以后有你哭的!”“不要看你学了那么多心理学,没有用!”——也许她的初衷,是想表达自己的权威:你要听我的,我的才是对的。但在我看来,这更类似于一种诅咒:你教育不好你的孩子,你的孩子以后会让你很伤心;你学习再多东西,你还是教育不好你的孩子。
其实妈妈,你说这些话的时候,得到了什么呢?打击我时的快感?除此之外呢?如果我的孩子真的如你所说,以后让我哭,你会高兴么?你一定不会。那如果我的孩子没有如你所说,而是长成了快乐又有成就并且懂得如何去爱的幸福的人,又会不会让你有些难堪——你其实,并不权威?
所以啊,亲爱的妈妈,如果你真的爱我们,请少一些担忧,对我们多一些祝福吧。你的担忧,会让我们迷失方向,也忘记自我,而是随着你的焦虑战战兢兢。而你的祝福,则是我们自由成长最大的力量,让我们更好地,成为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