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嘴馋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何况我们班绝大多数都是住校生。如果将零食完全禁止,未免不够人性化。走进教室,经常可以闻到一股浓浓的零食混合味儿。说了几次,倒是不敢明目张胆地吃零食。可是,慢慢地零食细碎、零食碎袋出现在教室的角落。尤其是垃圾桶周围,简直就是重灾区。学生也时不时来报,谁上课偷嚼口香糖,谁吃零食,甚至有人带了瓜子来。
我抱着教育引导为主的策略,因为把零食完全禁止是不现实的事情,但情况发展情况不容乐观。不少孩子偷偷吃零食,不幸的事每次都被同学逮个正着。
今天是第三节课进班上课,一进教室飘来一股浓重的味道。又有人偷吃,临近中午,我觉得好好追究一番。吃了零食的同学稀稀拉拉地站了起来。好家伙,过半了。询问零食哪儿来的,有些家里带的,有些校门口买的,大部分是同学给的。(啧啧啧,贪吃呀,这些嘴馋的!)吃的东西都是5毛一包的垃圾食品。本打算追究一番便不再深究,可是联想到零食无论是对班级卫生、学习风气、学生健康都是极不利的。所以,我很正式地和学生说了针对零食的三不原则。教室里不准吃零食、通校生不准为住校生采购零食、通校生不准携带零食。
因为是周五,效果如何要看下一周的表现。周一有人来报有人在教室里吃东西,我让班长把这些人喊到办公室,并告知他们如果还不遵守规则,我将要采取一些措施。周二无事,周三有同学来报有同学在教室里吃东西了。想比上次的一群人,这次只有一个人,而且她也是周一来过一趟的。尽管她不承认自己吃了,并且和同学在楼梯上辩解。可她一靠近我,就传来了一股糖果的香甜味儿。我留下她一人,直白的告诉她我的发现。她也挺痛快地承认了。
像这样的小事,我一般都和学生直来直往。有些时候说得太弯绕,学生反而不容易明白。明确告诉他们可以、不可以,行、不行,简单直接也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