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节一开始,新冠肺炎犹如平地一声雷炸响了全国,让原本和往年一样热闹的2020年瞬间黯然!疫情影响之下,除了抗击疫情的一线“英雄”外,全国人民仅能宅守在家,而绝大多数企业也不得不面临停工停产的困境,进入“冬眠”模式!那么,作为企业及企业主,面对“肺炎疫情”这只预想不到的“黑天鹅”,又该何去何从呢?
据相关数据统计,2019年,我国一、二、三产占比分别为7.1%、39%和53.9%。与2003年非典疫情影响相比,当前第三产业消费占比更高、受影响更甚,对全国经济的影响也更加严重。
从第一产业看,疫情影响有限。因为其在GDP中占比只有7.1%,但总体影响还是负面的。目前第一产业增速只有3%左右,疫情引发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进而影响消费,尤其农畜牧产品出口可能会遭遇订单大幅下降的冲击。
从第二产业看,疫情对工业和建筑业影响不容低估。从复工情况看,制造业1月基本保持正常生产,整个2月份受疫情影响较大,之后处于复工和产能逐步恢复期,预计3月中旬生产秩序能基本恢复正常,并有可能回补2月份的部分产值。
从第三产业看,影响最为严重,个别产业甚至遭受颠覆性影响。2019年初步核实的第三产业GDP构成中,批发零售占17.9%,金融占14.4%,房地产占13.0%,餐饮和住宿占3.4%。旅游、交运、餐饮住宿、娱乐等服务性产业受疫情冲击更为持久,恢复也相对较慢。首当其冲的是餐饮住宿业。2019年一季度住宿和餐饮业的产值为4234亿元。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住宿餐饮业预计将有2100亿元左右损失,增加值约为2300亿元,同比增速为-45.7%。此次疫情对旅游业影响也非常大,短时间来看,交通运输渠道旅客人次大幅下滑,黄金周出行人数同比降幅63.9%;后续影响来看,旅游供给端整体受到波及,旅行社全面亏损,从业人员全面处于失业状态,中小旅行社面临歇业关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也不同程度受到冲击。疫情之初大家便被西贝莜面村刷屏,西贝称账上现金流抵不过3个月,2万多名员工待业,后来通过银行信贷、共享员工的防水剂情况才有所好转,作为一家年销售额50多亿的餐饮连锁龙头企业,连3个月都难以挺过去,那么作为广大更小体量的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和压力可想而知。
众所周知,民营企业在经济社会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民营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保企业就是保就业,保就业就是保住了最大的民生,为了全力支持企业抗击疫情,减小疫情对民营企业的负面影响,中央和国家层面出台了诸多利好政策,分别从金融支持、融资优惠、税费减免缓征、财政补贴等几个方面对企业进行扶持。例如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到期还款困难的,可予以展期或续贷;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贷款给予财政贴息支持,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个人和企业的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支持力度,并强调优化对受疫情影响企业的融资担保服务。在中央部委全力部署的同时,各地政府也出台了诸多帮扶企业的举措,中央和地方全方位助力企业稳生产、“轻装上阵”。
我们都知道人类的每一次浩劫都是一次生态的洗礼,那么,这次疫情之后我们可能也会面临整个商业的大洗牌,筛掉的一定是那些外强中干的企业,而留下的一定是强大的,自己内核很坚实的企业。
从这次疫情来看,我们对网络的需求,已经变成了马斯洛基础需求,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必然给开展线上业务的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深耕线上,可能是很多民营企业2020年会去坚定落地的工作。电商、直播、短视频、网络娱乐、知识付费、内容付费、线上教育、在线办公等如何结合自身企业的业务类型和特点,与现有的业务相结合,可能是中小企业的巨大机遇。寻求线上模式转型,也应当是广大企业及企业主应当思考的问题。
2020年的疫情危机,对很多企业来说,也许是个分水岭,如果企业还在依赖传统模式发展,不做出根本的转变,发展就会受到限制,甚至被淘汰,如果能够快速转变自己,把危机转化为自我变革和寻求新发展的契机的企业,将会迎来全新的发展。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民营企业终会迎来发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