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拆分,重新造字一忐忑
忐=上+心=上下一心=坦途、忑=下+心=上下二心=特务
忐忑=不安=不安的心,是什么心?
汉字拆分,找出造字的原材料;重新造字,理解古人的命名法。
1、忐=上+心:汉字零部件拆开“上”加“心”,“上”代表界面上面,这是动态界面,可以是桌面,也可以是地面;“心”代表人体器官、心脏。
2、忑=下+心:汉字零部件拆开“下”加“心”,“下”代表界面下面,这是动态界面,可以是桌面,也可以是地面;“心”代表人体器官、心脏。
上+下=卡
上下加在一起造了卡字。这个卡字掐住了我们后人在文字认知的咽喉要道。我们一定要破解这个瓶颈,那就是古人用命名法来造字。当我们面对忐忑不下的时候,古人的一种心态就是忐忑二字的形成。不上不下,不左不右,正式中国古代中庸产生的根源,中庸文化。用音声法则的命名法造了忐忑二字。通过我们想事情,看事情,最后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上下一心,万众一心,才能共谋大事,成就大业,做大做强。若上下二心,不利于团结,就会坏事,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
我们在推演文字的时候,既要根据的汉字零部件根脉,同时结合汉字造字的音和声。心上隔了一个上字造了忐,中国古人造字造了很多音同字不同的字,这个忐跟坦途的坦就是音同字不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上下一心,我们在走了一条坦途;心上隔一个下造了忑字。特务的特,特别的特,若上下一心,就会有特别的情况发生,会有特务的心态在作祟。
还有句话就是忐忑不安,为什么会产生不安呢?一上一下产生的心态变化,七上八下焦虑不安。
文字为我们开启了另外一只眼,通往认知理解世界大门。
怀着敬畏心态,了解文字的根脉,上下一心共谋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