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养准确直觉的两个条件
1)可预测。规律可循的环境
2)长期训练
数学和统计学优于人工的原因
1)能观察到人工判断为无效的线索
2)能将正确率保持在一定水平上
直觉可信的条件:环境足够规律,并能为我们掌握
错误观点产生的原因
1.外部意见和内部意见相左
2.规划谬误
3.非理性坚持
避免谬误的方法
1.获取相应参考类别
2.以相应类别的统计数据作为基准预测
3.参考类别预测
乐观主义产生的原因
1.情感因素
2.认知偏见
抑制乐观主义的办法:事前验尸,在结果出现前,提前演示可能出现的后果。早作准备
期望效用理论:指基于理性原则上的逻辑选择
前景理论的三个特征
1.评估与一个中性参照点相关
2.财富评估中的降低敏感度原则
3.损失厌恶
当得失都有可能出现时,厌恶损失原则使人规避风险
当损失必然发生时,降低敏感度原则使人冒险一试
禀赋效应:一个人一旦拥有一件物品,他对这件物品的评价会大大高于没有拥有之前。
前景理论:参照点是存在的,损失比等量的收益造成的影响更大
公平性的一条基本原则:不能利用市场规律将损失强加给他人
罕见事件不是被忽视就是被过度重视
当有更好的投资项目可以选择时,却对亏损账户进行额外的投资,这种决策称为:沉没成本悖论
对可能后悔的事情心中有数,在做决定之前想想会不会后悔,避免后见之明
不是所有框架都平等,对于相同问题的描述,存在更优框架;同时一些无关紧要的因素也会影响决策,例如表达方式
体验效用关乎快乐与痛苦的体验,而决策效用则关乎合理性原则
记忆的两个原则
1.峰终定律:回顾性评级可通过测定最糟糕时刻和最终时刻的痛苦程度,再通过平均加权计算出来
2.过程忽视:过程持续时间对疼痛评估没有任何影响
人们经常只关注记忆自我,更少关注经验自我,即重回忆,轻体验
聚焦错觉的本质时眼见即为事实,对某个因素给予过多权重而忽视了其他因素。它会使人们对自己或别人当前的或未来的幸福状态判断错误。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是像物理、化学等学科那样必须遵循科学的标准,有办法可以验证其理论,可被重复验证,并且可以接受公开的检验。
难以推广的四点原因
1.缺少了解
2.术语体系产生了阻隔
3.基础研究转为实际应用需要时间
4.大众媒体传播谬误
心理学各分支整合困难,不能从内容着手,而可以从研究方法尝试
心理学的首要特征:有关行为的,以数据为基础的科学研究
科学的三个特征
1.应用系统的实证主义
2.公共、可检验的知识;可重复性和同行评审
3.实证可解的问题
民间智慧的两种问题
1.自相矛盾,无法验证有效性和一致性
2.普通大众不会去验证真伪
精神分析法的一个特点:在事后对事情做出解释,只是制造了理解的幻觉,从来不做事前预测。
当我们打算用新理论代替旧理论,不代表之前理论扔到一边。相反,新理论要既能解释旧理论,也能解释旧理论解释不了的事情。
操作主义认为:科学理论的概念必须立足于可观测事件,或与可观测事件关联,并且可测量
个案研究是对一个个体货很小的群体集中和详细的调查。
安慰剂效应:通常用于医学方面,指仅仅暗示人们正在接受某种治疗,就足以使人感觉病情好转
个案受安慰剂效应和鲜活性效应的共同影响
鲜活性效应:当面临问题解决或决策情境的时候,人们倾向于利用最鲜活的记忆中来做决策。
巴纳姆效应: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自己。即使这种描述特别空洞,大众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即使自己根本不是那种人
偏相关分析是控制变量的一种,是指当两个变量同时与第三个变量相关时,将第三个变量的影响剔除,只分析另外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过程。
选择性偏差,指特定主体和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当不同生理、行为、心理特点的人们选择不同类型的环境时,就可能出现选择性偏差
实验涉及的基本目的就是分离变量,而科学思维基于的理念是比较、控制和操纵
随机分配中,被试不能决定自己进入哪种实验条件,而是随机分配到实验组货控制组中,以保证每个被试有痛痒的几率被分配到其中一个组。
重复实验:即在各种环境下重复一个实验,看能否得到同样的实验结果,也可以消除部分系统误差。
聚合性证据。一个理论的来源常常是那些原本缺乏共同主题的只是积累聚合而成的。在评估心理学的实证证据时,要追求科学共识,而不是重大突破。
交互作用:一个因素会由于其他因素的出现而产生不同的效应,也就是说,某些元素之间会存在依赖关系,因此他们产生的效果也可能会叠加
人们习惯性地用零和的态度,即当所有的原因相互竞争时,强调一个的必要性会降低另一个的重要性
某某人统计学例子,就是用特例推翻概率
赌徒缪误倾向于将过去事件和未来事件相关联
人们这种解释偶然事件的倾向,在心理学上称为“错觉相关”
控制错觉:人们倾向于相信个人能力可以影响偶然事件的结果
人们更愿意相信世界是他们所期望的样子,而非其真实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