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本书定位:给大众看的经济学普及书——通俗易懂、有一定体系
对经济学定义: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如何组织实现高效的生产财富的一门学问
经济学分类:
1.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市场,核心为供求关系。
2.制度经济学:主要研究如何制约特权,创造相对公平的环境。
3.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在市场失控的情况下政府如何调控经济。
经济学对我们而言的最大价值:是认知世界的一种当时,帮助我们养成符合社会的人生观。
第一章 人性的根源-经济学研究的起点
一、人都是自利的吗?
自利: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和倾向
原因:从生物进化角度来说,趋利避害是保证各种生物生存下来的前提
(《机器人叛乱》:生物是基因的载体,目的是复制基因,为了达成目的自然衍生出自私的本能)
每个人都会按自己的理解去追求利益,但只有正确的自利行为能够收到回报(满足需求创造价值),长远来看,社会中剩下的只可能是原因自利并按正确方法追求自利的人。
二、人为什么会利他?
自他:别人有利、对自己不利的行为(表象)。
利他表现:总是有条件、有限度的;利他行为在总体和长期范围内对每个人都是有利的。
利他存在的理论基础
群体选择论:在人类或其他生物组织中,利他主义虽然会牺牲一定的个体利益,但从整体上看它会增加这个群体的利益,有利于群体的生存和发展,所以最终保留下来。
如何保证群体选择论施行?
1.设立各种对于利他行为的奖励机制
2.每个人的需求不同,有些人需要实现更高层次的需求(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
三、无私的社会是什么样的?能持续下去吗?
无私的社会:每个人都为其他人考虑,无条件为他人付出。结果,每个人都为他人考虑导致所有人都不满意,最终一起消亡。
原因:
1.每个人的利益只有自己清楚
2.自他要成为现实必须有一个接受利益的对象,如果所有人有利他就不存在这个对象。
利他:只能在遵循双方自愿的基础上,有条件、有限度地进行。
总结:
1.由于生物属性决定,人本性是自利的
2.人的无私(利他)是一种特殊的自利行为。群体选择论+需求层次不同
3.人性自利是经济学研究的起点。经济学就是研究人如何实现自己最大利益的学问
启示:
在分析问题时我们要分析对方的动机,分析他为什么会这么做,他做出的选择必然是他当下认为的最优解。了解一个人的决策依据就能了解这个人。
大众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方式往往是错误的,一般都只看表象而非本质。关键在于思考他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这件事对他有什么好处,满足了他什么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