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很不好的趋势正在成为审美判断力的主流,就是根据作者的人设而对作品的优劣存有预判。甚至不限于审美判断力,甚至在道德判断方面,都存在这一趋势:接受评判者只要根据审判官的喜好修改自己的人设,自然就可以赢得更多的欣赏。
人设包括外貌、学历、出身、经历等等,甚至前任男友/女友、朋友的朋友等等都可以达到加分+减分的效果。
作者自己、包括出版社和网络出版平台,都在把巨大的资源花费在"包装"和"噱头"上面。如果说其初衷在于,作品本身不差的话,包装人设应该能够起到吸睛的作用。但这也会带来严重的后果:鉴赏者的注意力迷失在各种包装出来的狂蜂浪蝶中,丧失了最基本的原始判断。
曾几何时,发表都是用笔名。这些笔名用一系列作品构建起一种虚拟的人格,保护了笔名背后现实中存在的生活不受搅扰。那时的读者,习惯于把作者和笔名分开来看,习惯于欣赏作品本身。笔名的疏离效果给了作者更大的创作空间,哪怕附上照片,也会屏蔽掉很多跟现实生活有联系的读者。但现如今,种种人设攻陷人们的大脑,甚至成了阅读作品的首要诱因。
文学评论和文学史充斥着各种窥阴癖。而如今,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历史的八卦。仍在世、仍旧活跃的作者,一旦引起注意,就无法逃脱被评头论足的命运,然后被联想到作品中的细节做出各种莫须有的解读。
作品本身为自己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弱。除了作者自曝人设,还要仰仗名人推荐。名人推荐和peer review又不同,如何可以保证其公正?如何可以保证其判断力有专业水准?
只有真正优秀的作品才能培育好的读者,而在此之前,在所有垃圾轰炸眼球的过程中,大部分人的精力已经被消耗尽了。
对作者而言,匿名写作、匿名发表,才是磨练自身、警惕光环加身的必要途径。
作为一名读者,则需先读经典,在此过程中培养起自身的判断力,才能避免盲信权威和被噱头带偏。
——2018年于柏林 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