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有的事情就不能做了,人老了有的时候简直可以放肆做事情,然后晚节不保,比如《聂隐娘》里面的长镜头。侯导电影的特色之一是长镜头,但《聂隐娘》里面对着倪大红一张脸不知所谓的长镜头快把s憋死了,于是他在旁边打起了呼噜,s说既不美观,又不懂是什么意思。固定机位,长镜头,很久以来已经被说成是侯导东方意蕴、东方美感的体现,对着人物拍长镜头,那怎么可能没有意味呢?长镜头体现人物内心澎湃汹涌的情感啊,实在不能领会,你猜哟?你怎么提前不预习呢?可是看电影我为什么要预习啊,又不是开学。
一部电影时间有限,不能从头到尾都抱着:“你猜哟”的心。左一个讲不清楚右一个讲不清楚,就只好模模糊糊、模棱两可的用“感觉”“美感”,再恶心一点用“大师”这种词来概括,词义模糊必有蹊跷啊。我的朋友圈自然也是被刷屏的,有人就用了“电影的一呼一吸”这样的词,s一看就怒了,吼道:你让ta给说清楚,电影的呼吸是个什么鬼!电影怎么呼吸?
重要的事情说两遍,词义模糊必有蹊跷。电影要不要有气韵,要;但是谁都不能用“气韵”这个词来当狗皮膏药,包治一切批评,故事像被狗啃了,大巧若拙气韵,人物台词一塌糊涂,言简意赅、精致(谁说台词精致,站出来,我保证不打你)的气韵,随意使用的长镜头,嗯,幻灯片的气韵。下面开始撇开“气韵”说电影。
侯孝贤导演拍电影相当任性。《聂隐娘》换其他人来拍,会被打成半残,另外一半要用“侯孝贤”三个字撑起来。特别简单的是,其他导演凭《聂》目前的故事核来看,很难拉到投资,这是很现实的问题。能用一个“理念”而不是一个“故事”来生发电影的导演,真的很幸运,这听起来像什么,像创业公司,空谈理念居然也融到钱,必须叩谢天恩。
《聂隐娘》的故事是什么?聂影娘奉命杀田季安,舍不得杀,还不断帮田的忙,公事私事帮田全部摆平,最后跟师父也翻脸了。理念是什么,青鸾舞镜,人生孤独。抛开理念不谈,讲故事,说真话,故事切口小,挖得深,再小的故事都是好故事,讲故事的时候节奏掌握好,聂隐娘的故事节奏是:
前情性格提示(黑白)+长镜头+聂隐娘模拟行刺+长镜头+聂隐娘被师父送回家+长镜头+聂隐娘听到自己身世+长镜头……以此类推,长镜头包括风景画,人物静态素描,器物素描等等。这是什么节奏,这是拖——延——症——患——者的节奏,要不是侯导拍的电影,我会以为是导演脑袋短路了,想不到/没想好拍什么就来个长——镜——头。朱天文说得很好:片子剪成这样,需要观众对侯导对电影抱有极大的善意(大意)。
需要长镜头吗,需要,长镜头可以滥用吗?不可以。看聂隐娘会看出美丽ppt的感觉,一部分原因是:美丽的画面如果跟故事本身没有关系,美则美矣,那只好当做猎奇景观来看。电影时间很短,大师拍电影的每一个画面要在缜密故事逻辑的计算之内,脑沟深于观众,观众没想到的,在影片里看见了才拍案叫绝。从这个角度说,侯孝贤导演拍电影非常幸运地走了一条很巧的路。他的电影拍摄看似认真费功夫,实际很讨巧。因为用大脑缜密编织一个故事(参考《疯狂的石头》),前后协调,一个动作,一个细节,一个画面在故事情节当中四两拨千斤,是困难的,而发挥考据癖,等云拍天气,只要资金雄厚,体力花到位,时间又够久,天时地利人和,电影就起来了。很多导演不想拍美景吗?未必,资金不够呀。侯导可以慢慢拍,找景做案头,别的导演很可能就要被投资方骂糟钱了。
说到故事,又必须说台词。真的不是说两句文言文(又觉得下了功夫对不对),说得少的台词就是精致的台词啊。真心觉得台词烂,被狗啃了一样。台词可以跟故事中人物身份不符,可以都为编剧/导演心声,但是要和剧情的发展咬合,问题又来了,聂隐娘有剧情吗?跟剧情不相关的台词可以删掉,有人说这部片子没有台词也能看得懂,那拍默片啊。《聂》中台词,没前因后果,没逻辑顺序,没伏笔高潮,人物关系淡薄,交代聂隐娘身世,噼里啪啦一通背书,聂隐娘师父的文言台词看似特别精致,微言大义,其实就是,不,讲,人,话,呗。像是把一篇散文拆开来,撒芝麻一样撒到电影里去,古代白话,现代白话加上各种奇葩的方言,穿越得浑身鸡皮疙瘩。但是我知道很多人都很喜欢这样的句子,做台词摘录也有高bg的感觉。
s说《绣春刀》里的张震感觉挺正常的,为什么在《聂》里面侯孝贤要莫名其妙地让他发火,一股奇怪的戾气。奇怪就是他的感受,人体是有本能的。有人觉得奇怪,有人觉得自己跟剧中人是一样的,会感动得哭。《聂》里面的人物,有点诡异,大体不像真人,跟环境也不太搭调。服化道感觉下了好大功夫,影评人冠之以“讲究”,但是细看又不是那么回事,到三不着两,总觉得哪里欠,我看出剧组的人在努力还原,但还不是真讲究,或者讲究还没讲究到位。我好喜欢侯导的《童年往事》,那是导演自己的生活,但是聂隐娘简直要变成聂小倩,处处透着借尸还魂。
《聂隐娘》在内地院线上映的意义比电影本体意义更大,另一方面导演大胆启用新人也令人感动。
电影的好坏每个人有每个人自己的标准,每个导演都会吸引一群性格、阅历、审美上投契的观众。一部拖延症症状严重的电影会吸引到情感混乱,脑袋浆糊,逻辑不清,语言习惯碎片化的观众,比如多年以前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