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路的故事
国外在公园里修路,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根本就不用规划设计。只要把游人放进去,随便去走,时间长了,人们走的多的地方,自然就踩出了一些弯弯曲曲的小路。路线形成以后,公园的管理者再在这些路径的基础上加以修缮,一个走起来很舒适的公园游览路线就完成了。
修路这事,要是中国人来办,就复杂多了。设计人员会先去看一下地形,量一下周边尺寸,记录下公园的形状,之后,找张图纸,画一个公园的规划图,具体到公园里的路线怎么走,由着设计人员的想象来。此时,设计人员怎么考虑呢?第一个要考虑的是,设计人员自己本身作图怎么方便,摆弄圆规、尺子最省力气。第二个要考虑的事情的是,怎么让领导满意,这个问题比前一个更重要。领导是上帝,决定着公园的生死存亡。事最后推到了领导这里,领导怎么办呢?领导没到过现场、也不会设计,可是领导有权,这个权力决定着公园最终的形状。尽管领导对怎么修公园这件事不关心,也不感兴趣,可是材料报上来了,领导不能不看,不能不改,不看是领导的失职,不改是领导的无知。领导一定要在规划上指手画脚。如果不让领导满意,就得推倒重来。
经过几番折腾,领导终于满意了,于是公园的路就按照领导的意志修起来了。
游人进来了,产生了很多新问题,很多人放着修好的路不走,偏偏穿草坪。没几天,本来绿茵茵的草地,便被踩成了光秃秃的碎片,难看死了。于是公园的管理人员便用铁丝网把草坪为了起来,再挂上几个木牌,禁止踩踏草坪,罚款100元,如此大煞风景,游人进了公园,很难找到轻松的感觉。那么,这样的公园还叫公园吗?
我们习惯了被决定的生活。这就是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
同样是公园,中国与外国到底差在哪里?为什么中国人搞出来的东西总是让人感觉不舒服?
这里,实际是一个理念的差距问题。国外的公园,以人为本,以满足人的需要为核心,这样搞出来的产品必然处处体现了人性化,让人觉得舒服。中国以官为本位,以迎合长官意志为核心,这样搞出来的东西,很难符合大众需求的实际。中国产品用起来别扭,就是自然而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