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罗坞拍电影,呈现世间万象
鹏葛格聊制作,道出剧组百态
第四回:剧组住进贫穷地 主创逃离苦难窝
诗曰:
剧本变化有万千,
酸甜苦辣裹着咸。
不知撞上什么戏,
个中滋味经一番。
各位看官,上回书,和大伙儿聊了聊盒饭,剧组生活的确不容易,这人吃马喂的,都得安排。
话说在拍摄条件不错的城市或者影视基地,还有机会吃吃好的,补偿补偿天天吃盒饭带来的各种失落。这要是到了条件糟糕的地方,那只能是不管东南风还是西北风,管你饱了。
鹏葛格上回说到剧组艰苦,有人半路跑掉的事情,绝对没有胡编乱造,乃是个人亲身经历。有看官问了,那剧组为什么变的艰苦呢?这首先啊,和剧本有关,因为剧情发生的地域,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组人员工作的环境,特别是剧本要求实景拍摄的。当然,也和一个剧组的钱多少也有关系,钱多些,生活待遇,拍戏周期会相对好。
话说几年前的一个盛夏,北京有史以来最桑拿天的时候,鹏葛格参与了一个剧组,剧情的环境是60年代的北方贫困农村,60年代,贫困农村,这两个关键词的出现,意味着”好日子”不远了。
要是投资大的话,物质上也能保证剧组演职员的正常生活,可但是,但可是还有一个关键词等着呢,低成本,超低成本,60天拍摄周期。这下完蛋了,低成本,就要找实景,找落后的农村,实景拍摄,才能减少美术投入。拍摄周期长,就要把低成本均摊到更低,各种减少,各种节约,才能勉强拍完。
在著名的环北京贫困带的一个地方,找到了两个穷村,都符合剧情,其中的一个村,由于实在缺水,交通也烂,综合考虑后,还是选择了几公里外的另一个。
▲
拍摄地点实景图
看了图,有看官可能不信,北京周边有这么样的村子?有,距离北京不到300公里。咱们再看两张电影截图:
院子是从村村民手里租的
平日里村民在这里正常居住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剧组演职员,各个工种加在一起,有50多人。于是,为了电影,为了艺术,就住在了这个村里。在房子里架起了高低床,在厨房里烧起了地锅。每天炒菜,煮米饭,蒸馒头……
唯一安慰的是,这块地方很是凉爽。地处北京的北方向,海拔高,温度低北京十多度,体感舒服太多,只要没有雨,每天都是蓝天,而且蚊子极少。
唯二难过的是,不能像在宾馆,每天都可以洗澡。这儿,没地儿洗。
间隔半个月,组织大家去趟浴池,半个月洗澡一次,可能男生还能忍受,女生嘛,就难过了。
有一天,剧组有车去城里采购,一般没有两三件事情一起办,是不安排车辆外出,就是为了节约费用。录音组的负责人,一个女生,随车进城,说是购买女士重要的用品。返程时,她没有跟车回剧组,司机疯了一样找她时,录音组的两个男助理,接到了女生的信息,她买了火车票,回北京了……
各位看官,时隔多年再次提起这件往事,也让鹏葛格又生感慨,默默祝福这个女生,别留下阴影啊,继续为电影奉献啊。
好了,说个高兴的事吧,现如今很多剧组,都添加了简单的桌椅板凳,拍摄很辛苦,就让大家吃饭有些尊严吧。吃盒饭终于不用蹲着了!哈哈。
有剧组同仁曾说过,饭我能吃,但请别放在盒里行吗?是啊,饭菜这东西,不及时吃,品尝不到好味。更惨的是又装进餐盒里,连闷带捂,运到拍摄现场时,一路晃荡,碰上夏天热冬天冷的,就没有什么好口感了。
此正是:
广厦千万间,
缘何住陋简。
只为电影故,
此身方毅然。
且听下回继续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