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出生于普鲁士的柯尼斯堡,除了在邻村当过一段时间的教师外,这位矮个子教授从未离开过自己的家乡。他的母亲是虔诚的教徒,坚持严格的宗教仪式和信仰。这位哲学家整天沉浸在宗教氛围之中,以至于成年之后,他一方面远离教堂,另一方面又终身保持着德国清教徒特有的忧郁。一个成长与腓特烈和伏尔泰时代的年轻人,不可能与当时的怀疑论思潮毫无关系。康德曾深受一些人的影响,后来又奋起驳斥他们。这位哲学家壮年是保守主义,年近古稀时,他又转向了激进的自由主义。他在十五年内,不断攥写和修改自己的著作,饱尝了贫穷和卑微的滋味,直到他五十六岁的才定稿。从来没有一本书像他的著作这样在哲学界掀起如此壮阔的波澜。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这里的批判是评判性分析),康德指出了纯粹理性的可能性,纯粹理性意味着不是来自感官,而是独立于所有感觉的知识,它是精神所固有的性质和结构。一开始,康德就向洛克和英国学派发出挑战:知识并不完全来自感知。休谟自以为已经取消了灵魂和科学的存在;我们的精神不过是一系列互相关联的观念;必然性也仅仅是随时可能改变的可能性。康德以为,这些错误的结论源于错误的前提,即认为所有的知识都来自具体的,不同的感觉。假设知识来自感觉,来自变幻无常的外部世界,那么,它就不是绝对可靠的。假如我们的知识独立于感官经验,其真实性,可靠性甚至在经验之前就能被我们先验的确定,这样,绝对真理与绝对科学就是可能的。究竟有没有这种绝对科学?如果抛开物质与经验,我们靠理性能获得什么?康德回答说,经验不是认识的惟一途径。经验告诉我们现象,却不告诉我们为什么,所以它不能带来任何普遍真理。普遍真理具有内在必然性,它独立于经验之外。就是说,无论后来的经验如何,它们都是正确的,它们的正确性先于经验,是先验的正确。我们不可能从经验得到这种必然性,因为经验给我们的只是片面的感觉与事件,而且它们的顺序将来也可能发生改变。这些真理的必然性是来自我们精神固有的结构,来自我们精神活动的不可避免的方式,因为人的精神并不是被动的蜡版,任由经验和感觉为它打上绝对而反复无常的印记;它不仅仅是一系列心理状态的抽象名称,它是一种能动的器官,能把感觉加工成观念,使纷杂的经验变成有条理的思想。
康德的先验哲学是对精神的固有结构或思维的内在规律所进行的研究。他将感觉加工成观念的过程包括两个阶段。首先是运用知觉的形式(先验的感性论),其二为运用概念的形式(先验逻辑)。感觉和知觉是什么?康德不认为感觉可以自动汇集在一起成为知觉。只有经过筛选的信息才会被加工为知觉。感觉和观念的联系首先是由精神的目的决定的。选择和协调的能力对呈现的材料进行了两种简答的区分法,即空间感和时间感。把信息根据其来源和时间加以整理,就能找出它们的头绪。大脑分配空间感和时间感,将它们归于各类物体,现在或过去。空间和时间不是人们觉察到的东西,而是知觉的方式。空间和时间是先验的,因为一切进过整理的经验都和它们有关。没有他们,感觉永远不可能升华成知觉。正因为它们是先验的,所以,它们的规律--数学规律,也是先天的,绝对的和必然的。康德把数学从消灭一切的怀疑论中抢救出来。
感觉是无序的刺激,知觉是有序化的感觉,概念是有序的知觉,科学是有序的知识,智慧是有序的生活。这种来源我们认识世界的目的。科学和哲学具有给经验分类牌排列的能力。思维的规律也是事物的规律,因为事物是通过遵循这些规律的思维被我们认识的。逻辑规律与自然规律是一回事,逻辑规律和形而上学相互融合。科学的一般原理是必然的,科学是绝对的,真理是永恒的。
逻辑与科学的概括虽然具有必然性和绝对性,却同时又具有局限性和相对性,即严格局限于经验范围内,严格局限于人类的经验方式。我们除了知道物体的存在,我们没有一点真切的认识。我们所知道的细节是有关物体的表象,现象和由此得来的感觉。唯心主义并不像一般人以为的那样,只承认感觉主体而否认存在,它只是说物体的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感觉和认识的形式得以实现的。于是,无论科学还是宗教,一切想搞清最终实际性的尝试最终只是假象。认识永远不可能冲破感受性的樊篱。超验科学将在二律背反中迷失方向。超验辩证法的作用就是对理性企图从感觉的包围圈中逃到未知的物自体世界的有效性进行审查。二律背反是由企图超越经验的学科导致的窘境。康德说,只要牢记空间,时间和因果都是知觉和概念的方式,而我们困惑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把它们看成了独立于知觉的外界事物。我们对一切经验的解释都离不开空间,时间和因果,但他们并不是事物而只是解释和认识的方法。
在《实践理性批判》里,康德继续思考这个世界的基础。既然科学和神学不能作为宗教的基础,那么基础又该是什么?答案是道德。神学的基础太脆弱,应该抛弃。信仰必须置于理性范围之外,因此宗教的道德基础必须是绝对的,而不是来自可疑的感觉经验和破绽百出的推论。它应该起源于内心自我。我们应该寻找普遍的,必然的伦理,这种先验的道德准则应该像数学那样绝对可靠。我们必须证明纯粹理性可以是实践的,也就是说,它可以自己决定意志,独立于任何经验。道德感是内在的,而不是源自经验。这种道德法规作为宗教基础,必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强制的。
在我们的经验中,最令我诧异的实在就是我们的道德感,也就是我们面对诱惑时不可避免地认为这样做不对的那种感觉。我们心中无上的道德准则是良心的绝对命令,它驱使我们行动,好像我们的行为准则会通过我们的意志变成自然的普遍规律。是直觉而不是思维是我们懂得,我们必须要避免一些行为,否则社会生活就不能继续。好的行为之所以好,不是因为它产生了好的结果,而是它遵循了内心的责任感与道德准则。这种责任感虽不来自经验,却严格地,先验地规定了我们的一切行为。世界上惟一绝对美好的东西是善的意志---不计个人得失而严守道德准则的意志。道德的宗旨不在于如何让自己幸福,而在于如何让自己无愧于得到的幸福。 我们应该让别人快乐,而自己追求完美---无论它给我们带来的是幸福还是苦难。这就要求我们将人道视为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只要我们恪守这样的准则,我们很快就能创造出充满理性的理性社会。
这种尽义务的绝对命令最终证明了我们意志的自由。我们无法用理论证明这种自由,但可以用我们处于道德决择的紧要关头时的直觉予以证明。我们将自由视为纯粹自我的本质,在内心里,我们能感觉到心灵自发地塑造经验,选择目标的活动。我们的行动似乎在遵循固定不变的规律,可是我们是通过感官才察觉到规律的结果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积极力量和创造力的中心,每一个人都是自由的,对于这一点,我们只能感觉,无法论证。心灵自有它的道理,大脑永远无法理解。
康德的哲学否定了理性神学,将宗教的原因解释为道德信仰和希望的直率言论引起了德国正统势力强烈的不满和抗议。康德认为,目的说不足以证明上帝的存在,因而予以否定。从目的与美的联系入手,他说,美即结构的均匀与统一。大自然中很多物体都十分美丽,匀称和统一,几乎使我们不得不相信它们是由超自然的力量造就的。但,自然中也存在着很多浪费,混乱和无用的重复。因此,外部设计的表象并不能最终证明上帝的存在。目的是存在的,它是事物的内在目的,是总体设计出的部分。 既然宗教的基础不应是理性的逻辑,而是道德感的实践理性。那么用以评价圣经或是启示录的标准一定是它的道德价值,而圣经或启示录本身是不能成为道德标准的,教会和教条只在有助于道德发展时才有价值。当教条或仪式成为评价宗教的标准时,宗教就消失了。奇迹不能证明宗教,如果祈祷是为了破坏适用于一切经验的自然规律,那么上帝毫无价值。
对于宗教的否定让康德成为了不同政见者,但是康德选择了战斗。这一次他向政府开炮。康德发表文章论述,抗争是进步的必由之路。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有某种程度上的个人主义和竞争。以斗争求生存并非完全是坏事,但这种斗争必须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并用规则,习俗和法律加以调节。文明因此得到发展。历史进程和意义就是约束暴力,不断扩大和平的领地。康德批评各国政府将大量的税收用于战争而不是公共教育。他说,实现永久和平的首要前提就是所有的国家都是共和政体,不经全体公民投票表决不得宣战。他总结道,政府的职能在于帮助个人得到发展,而不是剥削个人,每一个人都应该得到绝对的尊重,如果将他人视为个人的财产或是工具,那就是侵犯人的尊严。康德平等不是能力的平等,而是在发展和发挥能力的机会上平等。
评价:
从现在的观点看,康德哲学大厦有些动摇。
首先,空间只是一种感觉形式,当空间不存在有能被感知的物体时,它只是一个空洞的概念。的确,如果没有为空间物体,一切外部知觉都不可能。但是有些像地球绕太阳旋转的空间事实,虽然能被心灵解释,但却独立于一起形式的感觉。另外,时间作为对过去和未来的感觉,也有很大的主观性与相对性。康德可以止步于证明科学真理的相对性,不必强求科学真理的绝对性。康德有价值的观点是他证明了外部世界是作为感觉被人们认识的,心灵不是一张被动的白纸,而是一种积极的决定性媒介,具有对经验进行选择,整理的能力。但是康德的先验哲学虽然是先验的,对于全人类来说确实后天习得的。范畴是思维的通道,是知觉和概念的习惯,是由感觉和知觉本身的排列而逐渐形成的。康德认为的与生俱来的心灵统一性实际上是后天学来的。概念不是天赋,而是一种收获。
而且康德的伦理学也有可以批判的地方。进化论哲学表明,责任感是个人具有的社会性,良知的内容是后天学来的。尽管社会行为的某种倾向是先天的。具有道德和社会特性的人并非上帝的特别产物,而是漫长进化的产物。道德不是绝对的,而是为了集体生存的需要而形成的行为准则,并会随着集体的性质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康德哲学著作庞大而且晦涩,很容易完全相反的解释。但康德似乎真的把一切哲学流派融合成了哲学史上前所未有的庞大复杂的统一体。由于有了康德,哲学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幼稚了;自康德起,哲学就日益丰富和深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