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发朋友圈之前,我会很精心地选择照片,想好文案。不对,应该这样说,在选择照片与选择文字之前,我就开始做准备了。
就拿我要去爬山,在爬山之前就开始规划要拍什么照片,要走什么路线,这个路线是否有美景,这个路线我能拍出怎样的照片来。到了要去爬山的时候,我还得看看天气,看看天气是否适合拍照。
如果当我来到了目的地,发现没有带手机,我会很心慌,还觉得兴致去了一大半。只是要回家去拿手机,内心又是不情愿的。爬山的这一路,只能用‘赶’来形容,原先规划的景色,也只是匆匆看看,记录下,作为下一次拍照的考察。
一趟本来计划要2小时的爬山,硬是可以在1小时内结束,然后匆匆回家。到家的第一件事是,在朋友圈写到:‘哎,好倒霉,竟然没有带手机就去爬山了,我辜负了美景的要求,没有为它们留下美好的记忆啊。’口干也顾不上,只是想知道谁会第一时间来评论呢?
这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什么时候去享受事情本身不如发朋友圈这件事了呢?记录生活与体验生活我好像有点搞错了重点,不断去追逐记录生活,却忘记了沉浸生活,这貌似舍本逐末了?
曾经听过一个故事:一个歌星举办了大型的演唱会,在演唱会进入高潮的时候,歌星随机邀请了她的歌迷上台与她一起合唱。现场气氛瞬间推到另一个高潮。
但是,在邀请上来的一位嘉宾竟然不断的拿着手机拍照,然后不断的在手机上发自己的动态。歌星拿着话筒对他喊:我明明就在你眼前,你为什么不看我,为什么不与我一起体验这一刻?放下你的手机,让我们一起好好享受这转瞬即逝的时刻。
不知不觉间,我就成了这个故事里面那个明明处于生活,处于演唱会当下的人,却用手机把自己给抽离了出去,没有活在享受生活,享受演唱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