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10年5月20号我在博客写的一篇文章,当时女儿10岁,上小学四年级。
博客已经被我设为仅供自己可看,再翻看以前写的文章,好多已经忘却的过去又鲜活起来。
近来女儿迷上了《三国演义》。
最先是从网上下载袁阔成的评书,每晚临睡前必听两集。现在新拍的《三国演义》热播,又是每晚必看两集。白天一有时间就捧着原著看,真是变成了一个《三国》迷。
听评书时,她每每会发表一些个人的见解,情绪也经常随着小说的情节起伏而波动。
昨晚看电视剧,赵云救阿斗,在乱军阵前拼杀,她完全被剧中惊险的场面所吸引,时而叹惜,时而流泪,时而摇头。
电视结束后又对着我一番“高谈阔论”。而我则发现,她在听评书、看小说、看电视剧的过程中,最多的表情及动作就是叹气和摇头,感慨万端的样子。
昨天中午,她捧着书在房间里来回走动,朗诵小说首页的那首《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她朗诵的声情并茂,自己完全陶醉其中。我问她能否领悟这首词的意境。她叹息一声,说:“这首词也不难理解,我只是说不出来。读时感觉心里有些伤感,又有一些说不清的感觉。”
我看着她,那张稚嫩的脸上有抹淡淡的忧伤隐现。是因为《三国》吗?
在她这个年龄还不能完全理解这部名著所蕴含与表达的意境,只是被故事情节所吸引,继而感慨。
但是她所感慨的好像不完全是孩子们眼中心中的英雄为攻城略地而进行的激动人心的战争场景。
那是什么呢?可能她自己都无法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