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树立乐观向上的心态——
1. 接受现实是走向乐观的第一步
2. 培养乐观的性格,让孩子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
3. 让孩子保持一颗平常心
4. 孩子把大量的精力耗费在焦虑上,就不能发挥其固有的能力
5. 幽默感看似“小伎俩”,实则“大本事”
培养孩子直面挫败的勇气——
1. 孩子是脆弱的,教他勇于正视失败
2. 培养孩子的意志力不容忽视
3. 对挫折感到陌生的孩子,很难融入社会
4. 总是责备孩子的失败,孩子将会变得“无能”
5. 对孩子进行夸奖,但不要过度
培养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
1. 鼓励孩子主动与人交往,消除孩子的孤僻
2. 长期处在害羞之中,孩子容易产生自卑感
3. 学会欣赏别人,才会欣赏自己
4. 让孩子每天发现一个自己的优点
5. 懂得“舍”才会有所“得”
教会孩子自我保护——
1. 教会孩子一些安全常识,冷静应对伤害
2. 依靠父母的孩子,总免不了挨摔
3. 孩子缺乏处世能力,随时都会有被生活吞噬的危险
4. 过分地保护,就等于“伤害”
培养孩子良好的沟通技巧——
1. 懂得社交礼仪的孩子,能够拥有好人缘
2. 孩子善于谈吐,最能引起别人的兴趣和注意
3. 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4. 孩子勇于承认错误,则错误已经改了一半
5. 合作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6. 懂得倾听的孩子具有人格魅力
让孩子学会感恩,懂得宽容——
1. 拥有爱心,就有了求知求美的动力
2. 恶作剧会“惹祸”,及时引导孩子改正
3. 懂得感恩,才会成长
4. 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从容面对诱惑
教会孩子合理使用钱财——
1. 孩子越早接触和学会使用零花钱,长大后就越容易赚到钱
2. 正确处理孩子的压岁钱
3. 养成储蓄的习惯,让孩子终生受益
4.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5. 纠正孩子盲目攀比的心理
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因素
不是学校,是家庭
如果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孩子在学校就可能会过的比较辛苦
孩子很可能会成为学校的“问题儿童”
教育是培育人的精神长相
家庭和教师的使命是让孩子逐步
对自己的精神长相负责任
培育人身上的精神“种子”
让人可以呼吸高山空气
让人可以扬眉吐气
有的父母是“伏尔泰主义者”——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
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他们从孩子出生的那天就开始跟孩子讲道理
耐心地征求孩子的意见
不要指望打骂孩子就能让孩子学会服从
让孩子成为既有激情又有理智的人
没有激情,任何伟业都不可能善始
没有理智,任何壮举都不能善终
让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有教养从守时排队
在公共场合不大声说话,不轻易发怒开始
父母需要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
不过也不要因为教育孩子而
完全取消了自己的休闲生活
“ 没有责任感伤害别人,太有责任感伤害自己。”——吴稼祥语
富裕是另一种更高级的教育资源
西方人的经验是:
“培育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
“阶层是会遗传的。”
但是更高级的教育资源需要
有更高级的教育技艺
父母可以把孩子作为世界的中心
但是不要忘了,父母也要过独立的生活
如果父母完全围绕孩子转
而没有了自己的生活主题
这样的父母常常会以爱的名义
干扰孩子的成长
有时候,并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
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
身体的活力能够带来精神的活力
身体好,性格阳光
做事不会犹犹豫豫,躲躲闪闪
说话不会吞吞吐吐
经常跟孩子一起做三件事:
一是和孩子一起吃饭
二是邀请孩子一起修理玩具、家具
偶尔邀请孩子帮忙解决家里的困难
三是给孩子讲故事并邀请孩孩子自己讲故事
如果你的孩子在13岁时喜欢佛罗斯特的诗句:
“ 两条路在树林里分岔,我选择走人少的那一条”
这很正常,不要担心
他以后会选择人走的多的那一条
人的一生会有很多次暗恋
如果孩子暗恋某个异性,请不要嘲笑他
“暗恋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爱情。” ——苏格拉底语
父母给孩子讲道理是必要的
但在给13岁左右的孩子讲道理的时候
要注意自己讲话的姿态,这比道理更重要
心底秘密是人成长,成熟的标志
如果孩子有心事不想告诉你
那就不要逼迫他把秘密说出来
让孩子尽早学会独立阅读
尽早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
孩子的3个成长关键期:
3岁、9岁、13岁
切不可错过
孩子在3岁前后就应该
建立自食其力的勇气和习惯
自己能够做的就要自己做
自己应该做的,就要尽力去做
孩子在9岁左右
身边需要积极权威型父母
孩子在13岁左右
需要消极的民主型父母
有效的教育是先严后松
要让孩子学会与他人交往并愉快接受小伙伴
如果父母对自己的邻居不满
对孩子的小伙伴也十分挑剔
或者不让自己的孩子和他们交朋友
让孩子觉得好像自己跟别人很不一样
那么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就很难与别人自然相处
孩子的成长需要同伴,让孩子有自己的朋友
但不要太杂乱,在孩子没有形成
成熟的理性、判断之前
警惕孩子沾染同伴的坏习惯
要让孩子尽早建立健康的审美观
并不是说狮子、老虎、狼就一定是坏的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守望
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
在管与不管之间就是”守望“
告诉你的孩子:认真听讲的孩子偶尔成绩好
认真自学的孩子永远成绩好
自卑与否,很大方面却取决家庭
所以,作为父母当我们责骂孩子不爱学习时,我们自己是否做好了榜样?当我们指责学校教育有问题时,我们是否意识到很多问题其实出在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