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热播的《向往的生活》里吕思清来做客的那一期有这样一个片段:在世界著名的华人小提琴家吕思清和音乐才子刘宪华共同了一小段著名曲目后,同为嘉宾的Angelababy问刘宪华:你小时候是被逼着学的吗?那你小时候愿意吗?这时刘宪华点头如捣蒜地说不愿意。随后Angelababy又问那你现在感谢父母吗?刘宪华在次此时毫不犹豫地说非常非常感谢。因为他们不逼我这些东西(指音乐才能)不会在身上。
此情此景莫名地熟悉,这可能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童年回忆。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刘宪华一样幸运,相反,许多孩子在父母严厉的逼迫下并没有成为更好的自己,反而丧失了自制力!
1
一个人有多自律,决定了他的人生高度。
在心理学领域有一个关于自律的著名研究叫棉花糖实验(the marshmallow study),四十年前,由斯坦福大学博士walter mishel在幼儿园展开。实验中他找来一群孩子,给他们布置了一个简单的任务:每个孩子将独自呆在一个空房间里守住一颗棉花糖,如果孩子能在研究人员离开的十五分钟内忍住不吃这颗棉花糖,那么实验结束后他就可以获得两颗糖作为奖励。
这样的任务对于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来说是莫大的挑战,毫无疑问有部分孩子最终还是忍不住吃掉了眼前的棉花糖,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孩子获得了最后的奖励。这样的结果在意料之中?这还没完,在十几年后Walter mischel 博士给当年所有参加过实验的孩子做了回访,结果令人吃惊。当年能控制住自己最终获得两颗糖的孩子在后来的生活中普遍拥有更好的人生表现:更好的考试成绩,更好的抗压能力,更少的肥胖和药物上瘾等等。
由此,心理学家们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一个人,如果足够自律,那他将更容易成功。
2
作为父母,谁不想自己的孩子能更成功呢,可是正如《忍耐力》这本书中说到的那样,有一种教育方式特别容易破坏孩子的自制力,那就是过度控制。
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翻开《自控力》一书,一切有了答案,心理学家凯丽•麦格尼格尔在书里提到:自控是需要练习的。而父母习惯性的管控,实质上在剥夺孩子练习自我控制和抵挡诱惑的能力,长久以往孩子将失去自控力。
我自己对此就深有体会。
作为家里的独生女,父母对我倾注了巨大的期望,望女成凤。从小我的课余时间只能在书桌前度过,除了课堂布置的作业,爸妈妈还会给我额外的学习任务。他们常对我说的话就是:今天你或许会恨我,但日后你会感谢父母的。但作为孩子,天性爱玩的我总会想尽办法开小差。就这样从小学一路到中学,依靠着父母一路严格的管控的监督和自己的小聪明,虽然时常开小差,但成绩还是能够向父母交代的。
但是逐渐的,父母过度管教导致我缺乏自制力的影响逐渐显现,上了大学离开了父母的管控范围后,更是明显。由于常年在父母的监督下学习,当在学校没人监督的时候,我没法在图书馆呆超过半个小时。缺乏自制力不仅使我在大学成绩一落千丈,还使我在各方面的表现都平平:在社团里由于缺乏自制力导致的拖延症让我每一次任务都拖累团队,在学院球队中由于缺乏自制力每次早起的训练我都会迟到,等等种种。
3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帮助我们的孩子培养自制力呢?现如今我也成为了一名母亲,回顾过去多年和缺乏自制力作斗争的经验,结合自己养育孩子过程中的一些感悟,总结了几个比较有用的方法:
一,协助孩子细化目标及时鼓励。
在孩子定下一个目标时,协助孩子分析并拆解目标,将远期目标细化分解成数个力所能及的小目标,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每一小步时适当给予鼓励和激励。自律本质上来说是一个远期奖励和眼前奖励的冲突。拿学习来说,考上一个好大学是学习的远期奖励,但眼前的诱惑包括玩手机、看电视、以及各种分散注意力的事则是眼前的那颗棉花糖。帮助孩子细化目标并及时鼓励,目的就是将远期的奖励一步步放到眼前,逐步培养起强大的自制力。
二,引导孩子做好时间规划
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高效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非常重要。我们可以协助孩子制定一个张弛有度的时间表,告诉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到了我们约定的目标或者完成了学习任务后,剩余的时间他就可以自由支配,这既是对孩子每一次自律的奖励满足了孩子对诱惑物的渴望,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管理时间的能力。
三,从我做起做孩子的榜样。
孩子就是父母行为的一面镜子,不自律的家长很难教育出自律的孩子。如果当父母都无法抵挡诱惑,那么又如何说服孩子去学习自律呢?毕竟身教大于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