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桌前的耍赖三部曲(一)

教育原则一:

不说话,耐心、静静地等着。

情景1: 大声喊叫攻略

如果孩子嚷着找手机才吃饭,在一旁走来走去的话,就把她领到座位上,让她坐下。

孩子已经在一旁嚷嚷,哭哭啼啼,发出声音了。这时爸爸把孩子抱到凳子上坐着。

医生对着父母说:“孩子绝不会乖乖听一次就可以的。”

爸爸:“来,坐下。”孩子哭闹着挣扎。

医生:“坐下,坐下。”

妈妈过来帮忙扶着:“坐下,坐下。”

爸爸:“宝宝啊,我们不是都坐着吗?”父母一边说服孩子一边坐下。

妈妈:“爸爸坐着,医生也坐着呢。挣扎着站起来。”

孩子:“不要,不要。”

这时医生提醒妈妈说:“妈妈回来,在这边坐下。”

妈妈对着孩子说:“妈妈也要坐下呢。”

妈妈还没落座,孩子已经又一次逃离座位,前后不过0.1秒就又走来走去。

医生:“再让她坐下。同样的话低声说。”

妈妈:“坐下,坐下”,轻声重复说。

孩子:“不要,不要。”

妈妈抱起放到椅子上,依然挣扎,顽强地拒绝,并且再次逃离了座位,站在离2米远的地方看向爸爸。

医生:“接下来就是等待了,请等着。”

教育原则二:

安静等待,不要大声训斥。

情景2:  脾气攻略1

孩子扑通坐到地上。

医生:“就这么等着。”

医生:“静静地坐着等待,看着她就好,就这么等着。不要大声训斥,就这么等着。静静地。”

爸爸妈妈安静看着孩子。

医生:“像这种时候的话,等待的时候,父母一定要遵守的是:什么话都不要说。”

医生:“爸爸妈妈类似这些话都不要说:不要这样了吧。安静地看着她就好。”

原则三:不能离开座位,安静地看着。

情景3:  脾气攻略2

孩子看着父母都没有搭理她,直接躺到了地上,呈大字型姿势。

医生:“这个时候,爸爸妈妈绝对不能离开座位。”

妈妈:“恩。”

医生:“因为从孩子的立场上来说:孩子们可能会接收到的信息为拒绝。那样的话心灵会受伤的。要看着她等待。”

爸爸妈妈包括医生都在静静地看着她。

这时爬起来坐在地上的孩子也看着爸爸妈妈,心想着“今天为什么这样安静?妈妈也紧紧闭着嘴巴。”

医生对着妈妈说:“现在心里正好想说这话:坐吗?那个不要说,就安静地等待。静静地。”

这时孩子可能有些寂寞感了。手剧烈摇晃椅子,嘴里不停喃喃念叨着:“手机,手机,给我。”

原则四:坚持原则,彻底执行。

情景4:哭势攻略

经过10分钟静静地训育,开始对着妈妈展开哭势攻略了

钻到妈妈怀里哭闹:“妈妈,妈妈,手机手机,给我。”这时妈妈紧闭眼睛不忍心看。

医生:“估计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能用的方法都用了。大声喊叫,发脾气,撒娇扮可爱。但是父母绝对不能动摇。只要明确一个问题:该怎么做呢?绝对不能答应她。她要手机的时候,千万不能给她。”

这时父母都做得很好,猛然,孩子拉起椅子来摔。嘴巴里还含着饭,大声嚷嚷:“手机给我,手机,手机。”

医生:“还有为了教给她概念,爸爸妈妈得告诉她不行,说一次就好了。”

此时,妈妈用两个手做出拒绝的动作,冷静地说明说:“不行。”

于是开始哭着耍赖,爸妈依旧面无表情。

医生:“虽然不能对孩子发脾气,或者太过于严厉让她觉得害怕。但是摸头、拥抱或亲她,也是不行。那样她会混淆。一旦开始了,就要彻底地教育到底。要教给她好的,就会花很长的时间。”

至此,你猜孩子会乖乖吃饭吗?这才完成了耍赖的第一部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