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竟然就这样开始了。时间才不管那些有的没的,只顾裹挟着一切情愿的不情愿的、完成的未完成的向前走。
我总是想要内心对自己做好觉悟再开始些什么。比如小时候刚刚开始学游泳,每一次把头埋进水里屏气之前都在必须心里给自己一个信号才能入水。然而结果是往往是根本没有准备就绪的容余,就不得不连滚带爬地开始了。也许比较幸运,连滚带爬的开始也没有遇到什么一团糟的展开,以致于怀疑自己是不是担心太多,准备就绪对于开始来说可能不是必要的吧,开始了就总有办法。
2014年第一次去日本,东京,是7月,第一天傍晚刚到住处就遇上大雨,穿着人字拖和小伙伴走在街旁窄窄的人行道上找便利店和餐厅。这次,2015年3月,京都,第一天到达住处,和管理人一起搬行李进房间时感觉到一种夏季雷雨前的闷热,傍晚又在雨中和同去的学姐走在街旁窄窄的人行道上找便利店和餐厅。这种相似让当时的我对湿漉漉的马路上反射的路灯车灯的光晕、街旁窄窄的人行道以及有四五个车位的停车场的便利店印象深刻。
有一个日本朋友陪我们一起,自然就负责起找路、介绍附近的店家、车站。他也并不住京都,但至少Google map用得熟悉些。
我们住在立命馆大学的留学生宿舍,建筑类似一个民宿,一共3层,大概30个单人房间。周围大多是一户建的民居,宿舍隔一条路就是御室川,其实是一条人工水渠。一侧河岸是一排未开的樱花树,让人期待。阴天,视野里的主色调是灰色的。斜线条的屋顶,民居庭院外的矮墙,交织在头顶的电线,站在电线上的乌鸦,都和这种灰色融合得很好,就是印象中日本住宅街区的样子,不知道是多啦A梦里来的还是樱桃小丸子里来的。
后来才有了对京都市内方位的感觉,知道住的地方是京都右京区靠近岚山的略微郊外的地方。当时只觉得,吃完晚餐回来路上天已全黑,下过雨又很少光源的街区,一户建的民居只有两三层,露出更广大的夜幕,夜晚显得更深。走了很久两侧是民居的小路,不经意间右手边出现一座迷你得可爱的神社,鳥居被橙色的灯光照亮在黑夜背景前,灯下的那一片方寸有一种说不清神圣还是神秘的气氛。整条小路安静到让人自然而然降低讲话音量,或者,与其说是安静,不如说是空无人烟的感觉更为恰当,至少和我一直生活的地方相比。所以,降低音量也可能有一部分是因为警觉。不过毕竟有人一起,还不需要真正的警觉,因而又有一种“竟然也享受到了这样的夜色”的心情,任凭自己沉浸在这种让整个人都想要静止的夜晚里。的同时,还是想要努力记住转过了几次弯,每一次是向左还是向右,还在脑中模拟如果从相反方向走来会是怎样。
在不得不选的两个选项中选了交换留学这一边,接下来的这段生活就在不得不开始中开始了。越来越觉得长久的计划是无用的,总会被一些预料不到的改变推翻,或许是机遇,或许是变故,也许是因为我并没有找到一件认定了要做的事吧。接下来各种手续的事情,考试上课的事情,与人交往的事情,留学结束之后回国的事情,让心情在期待和忧虑之间摇摆不定。
但总之,这是一个樱花将要盛开的3月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