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身为女子替父出征,自古以来在民间可谓是有口皆碑。花木兰替父出征源于《木兰诗》出自魏晋南北朝的乐府诗集其中的一篇。
《木兰诗》记载,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从书中看,花木兰是女儿身无疑了。可即便能够行军打仗,终究会有女性特征,单凭伪装得好,远远不能说服群众。
女性地位高,满足出征可能性
木兰属于哪个朝代,自古以来有很多说法,最可信的主要是北魏。
北魏时候的女人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地位很低。纵观历代,我们都公认唐代女性的地位是很高的,甚至高于北魏的女性。那时候女性参军是常事,像木兰这样的女性不止一个。
始光元年(424年)至太平真君十年(449),北魏早期太武帝(拓跋焘),遭到柔然的入侵后,曾8次亲率大军深入漠北,大举北伐柔然。
从壮士十年归,同行十二年。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也可以看出讨伐柔然并不容易,战况惨烈。花木兰行军打仗,满足当时的大环境。
外表粗犷,皮肤黝黑
可汗大点兵,可以推断,花木兰应该是北方的少数民族。
目前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具有代表性的当属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被誉为“草原骄子”。上身长, 黄皮肤,脂肪多,手足小,“短小精悍”。
每年七、八月,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
从目前看,可以推出,作为少数民族的女性,当时的花木兰与男性之间的差异肯定没有那么大。
兵种属于骑兵,妆容保守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花木兰出征的是骑兵。骑兵要穿盔甲,若再剪个寸头的发型,自然看不出是男是女。
可能出现闭经的现象
有研究表明,在女性体脂低于13%时,就会出现闭经现象
十多年处在四处转战,又缺衣少食的环境中,会使女性特征衰减、骨密度增强骨骼粗壮、肌肉丰隆。花木兰作为一名士兵,整天行军打仗,体脂较低导致闭经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位高权重,有自己的营帐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得到天子赏赐,自然在战乱中屡战奇功。论功行赏,会加官进爵,免不了得到一座独有的营帐。
即便身边的人发现她是名女性,但花木兰身为将军,也不敢和人议论,上厕所自然不会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