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读书是为了什么?
有人说读书是为了学得知识,有人说读书使人明理,也有人说读书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还有人说,读书就是纯粹的为了读书而读书,为了兴趣和体会读书的愉悦感,不应该抱有什么目的。
那么读书到底为了什么?
学生时代的读书就不用说了,选择的余地不多,大部分都是为了学习知识和技能。走出校园后的自主阅读,该不该带有目的?
02
对于我来说,带有目的性的读书是很有必要的。
我以前也经历过阅读跟随自己的兴趣和愉悦感走的阶段。
年纪轻的时候,特别喜欢看亦舒和倪匡的小说,这俩兄妹,一个写爱情一个写玄幻,都很高产,故事也都很吸引人,但其实看多了会发现同一个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思路前后都差不多。
作者想要传达的价值观已经领会,看一百本不比看十本的收获多多少,无非是剧情的不同。当时就是那种读书不应该抱有目的的心态,冲着那种阅读的愉悦感去看。
那几年看遍了亦舒和倪匡所有的小说,不能说没涨一点知识,但确实是看到后来提升得很少了。
那种状态应该就是在自己的阅读舒适区域内,没有尝试突破。这种阅读当然比什么都不读要好,但并没有更进一步地开阔视野,使自己见到不一样的世界。
当然我只是拿亦舒和倪匡的书举例。我那几年漫无目的地读书,其实也读了不少名著,但是由于读书不带脑子,不会去深入思考,读过就算,很多书看过之后甚至连模糊的印象都没有留下,更不用说对自己的思想带来影响了。
再反看一些用心的人,六神磊磊将读金庸读成了主业,各种社会现象都能从金庸的小说中找到影射,真正自愧弗如。
03
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发现,阅读还是要带些目的性,这样虽然看起来比较功利,但阅读本来就应该是为了与不同思想的人交流,为了提升自己。
如果阅读仅仅为了本身的那点愉悦感,那么读书和打麻将打游戏其实没有区别;如果阅读不能够让我们有收获,那读再多的书也不过是个阅读浏览器。
这两年我的阅读偏理性一些,会选择相对烧脑一点、自己有挑战性的书来读,也会偏向于看不同领域的,觉得自己在哪方面需要提高就会多看那方面的书。
当然并不是读了成功学的书就一定能成功,也不是看了投资方面的书就成为投资高手,更不是看了艺术类的书就秒变艺术家。
某一本书读完即使当时觉得很震憾,最后真正能有一两个观点影响我们作出改变已经很难得了,但是某一类的书看多了就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和思维模式,从而影响我们的行为模式。
看多了不同类型的书,慢慢就会发现其中的关联;看到不同观点的书,会引起我们思辨,进而形成我们自己的思想体系。
阅读其实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所以持续学习的重要性才体现出来,我想这也是很多人长年坚持阅读的目的。
我现在除了选书带有目的性,每读一本书,也会给自己提要求:摘抄、做笔记就不用说了,看完后还要总结分析甚至写一篇书评,确保每一本书读完都有更大的收获。
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我惊喜地发现,带有目的性地读书,并没有降低阅读本身的愉悦体验,而实实在在获取知识的充实,反而更让人更有满足感和成就感。
04
昨天我们读书群有朋友讨论,读书是为了获取智慧,知识倒是其次。
知识不等于智慧是毋庸置疑的,那获取更多的知识对参悟智慧有没有帮助?我觉得肯定是有一定关系的,不一定有了知识就会有智慧,但要有智慧,首先得有一定的知识,在此基础上自己思考形成认知体系,到一定境界了形成智慧。
在知识到了一定程度后,继续增加却不一定对增加智慧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个时候思辨就很重要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不能死读书。
智慧是一件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人人都渴望拥有,能不能获取智慧,还要看悟性和机遇,但知识却是大部分人通过努力可以习得的,如果不能获得终极智慧,那么,让我拥有尽可能多的知识吧。
05
年少时读书一般为了愉悦和兴趣的多,很多人年纪大了以后,都会有个带目的性读书的过程,等读到一定程度、博览群书后,可能又会回归随意。
就像参禅“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的三重境界一样,第三重和第一重看似一样,实则大大的不同。
只有得到了,再轻描淡写的说:“读书是为了兴趣和愉悦,知识什么的都是次要的。”才会有一种超脱的淡然。
否则,就好像一个从没富有过的人评论“有钱没什么了不起”一样,怎么听都有一股自欺欺人的迂腐酸味。
学无止境,作为普通人,我们可能一辈子都难达到那种“见山仍是山”的第三重境界,所以漫无目的地阅读,偶尔消遣放松还好,长期还是应该规划好读书这件事。
等我们翻越了这座高山,再来评论山顶的风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