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小主写长篇小说》这本书,从简友们分享的读书笔记中,了解了内容的大概,很是想看。
从容小主来了
有梦想就去追,是我看完开篇章节最大的感悟。
从容小主是一个思维独特、个性鲜明、很有主见的人。
个性鲜明体现在她的坚持中。文中说,QQ盛行的时候,就开始用从容小主这个笔名,这个名字,一次注册就成功了,这得益于她那独特的思维,因为没有与这重名的。而她也将这名字一直用到现在,成为了生命中的标配,这是尊重自己独特的思维,也是个性所在。
小主说她的骨子里是桀骜不驯,追求对等的女人。其实我想很多女人也许都有这么想过,只是有人做到了,有人没做到,这取决于每个人的个性。
可能有人会说,站着说话不腰疼,这要看处在什么环境。以前我也是这么想的,可自从看了《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本书,改变了这一观念。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中的塔拉在充斥着贫穷、暴力、愚昧的废料场里长大,从小就不允许读书,生病了也不准去医院,还经常面对着父亲的咒骂和哥哥的暴力,尽管如此,她也依然坚持偷偷读书学习,最终走出闭塞的大山。
小说缘于生活吧。自那以后,我以为尽管努力,如果不能达到最好,至少会有所改变。
为了寻找一份对等的爱情,小主离开家乡小城,登上了西行的列车。去寻找自己的幸福,因为那是她梦想的起源地。
敢想,也许每个人都能做到,敢做,未必每个人都能做到。大凡优秀的人是既敢想又敢付诸行动。
写作,是她从小的梦想。即使退休,也不曾放弃,始终当孩子培育。
如她自己所述:每一部小说都是她的一个孩子,四年的时间,她已经完成三十几部长篇小说创作,长篇小说的字数,也已经超过1800万字。
如此成果,很是震惊,更是羡慕,突然理解了1000天800字不打卡就不出局群的规则,如若不是如此较真的性格,许是没有这般令人惊艳的成果吧。
当然,所有的一切,我以为有梦想就要去追,做自己的主人,还等什么呢?
开始永远不晚
“开始永远不晚”是小主老师的座右铭,她认为特别适合自己的人生。
我以为同样适合在追梦路上徘徊的人。看到这句座右铭时,想到网上流行的一句话,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已然错过了十年前,做不了最好,其次也不错呀,只要开始,就还有机会。
小主经历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似乎都比别人慢半拍。当同龄的同学孩子都已经两三岁了,她刚去读大学。结婚的时候,初高中同学,大部分的孩子已经会打酱油了。
她不急不躁,按着自己规划稳步前进,努力把握着自己的每一天,也在尽力追赶那慢下的半拍。
大学毕业时,大部分同学拿到的是专科毕业证,小主还多了一本心心念念的新闻学本科毕业证。
想到了一个同学,大学毕业后分到了初中母校教书,在那时已是很好的一种结局,但他不安于现状,总想走出那个小乡村。
边教书边读书,两年后如愿考上了研究生,后来如愿留在了当地一座城市。现在每逢聚会时,同学都会提起他当初的勇气,他说那时候竞争压力小一点,不像现在考研这么卷。
不管怎样,与他的决定,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很喜欢小主老师的这句话,开始永远不晚,关键是肯不肯开始,肯不肯坚持,肯不肯改变。
文字就像个孩子
大凡把某件事物或某个东西比作孩子的时候,估计都是喜爱之极了吧。
累并快乐着,是初为人父母的最真切的感受,这一点我也有发言权,但说到写作也是如此,我就没资格说了,因为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动起笔来写过。
小主说文字就像个孩子似的,会一天天成长的,能看得见每天的变化。但前提是要培养。
尽心重视培养的孩子,当然可以长得大一些,高一些,壮一些,思想内涵更多一些。
对文中的培养也是这个道理,对他有敬畏之心,欢喜之心,每天陪着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去组合他们,也就会看到他们的变化了。
这也是万事万物的生长规律,有耕耘才有收获。
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就如有些作家提出要写好东西,先写出100万字,这句话是他们的经验所得,也是真理所在,所以想写好文,还是乖乖的先写起来,一步一个脚印的走。
这个世界上只有肯下工夫的笨人,没有真正的天选之人。每一个光鲜亮丽的背后不是没有艰辛,只是有些我们没看到罢了。
付出了总会有回报,文字亦是如此,写着写着不经意间就会下笔如有神,把文字组合成自己想像的样子。
写好正能量的文字
正能量,是这个社会的主旋律,也是从古至今广受人们欢迎的。昔孟母,择邻处,为的就是能靠近积极向上的人,说明正能量的氛围多么吸引人,也能塑造成优秀的人。
正能量不仅能赋予别人力量,还能给自己增加能量。
小主老师的心中也曾有过波澜,把工作扔了,被迫离开工作岗位,回归家庭,这对于一个商战中的铁娘子来说是何等之难,意味着经济独立、财务自由都无从谈起。
但是能量满满的从容小主,又把人生重新规划好了,这是正能量的力量。
小主老师以为,正能量的文字,那是真正有力量的文字。它能让你汲取力量,对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因此也选择了用自己的笔,写好正能量文字的目标定位。
朝着既定目标,踏实迈步,不知不觉就超越了很多人,这得益于拥有了正能量心态。
做一个正能量满满的写作者,是小主老师的目标,也是小主老师对每一位写作爱好者的建议,听小主老师的准没错。
朝着目标前行。
开始写吧
写,说得轻巧,想得容易,真正实施起来是难上加难,这一点我感同身受。
听小主老师讲述自己的过往,仿佛是今天的自己。没想到小主老师在初期写作前也有过徘徊,有过忐忑,更有过无从下笔的时刻。
小主老师在文中说,有过很多次想写一点东西的欲望,可是提起笔来,却发现脑袋里空空的。家里有一柜子的书,任意拿出一本,仿佛文字都可以在眼前流淌。可是为什么文字到达笔尖的时候,却如此生疏而沉闷了呢?
不知这是否是大多数文学爱好者写作初期的真实写照,反正是我现在的切身体会。这一段话似乎也给了我信心,大咖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何惧之有?
与三十年未见的老同学重新联系上,让她想起了曾经的梦想,有了创作的欲望,也明确了自己的方向,自此发表了第一篇文字。
《那一年》是一首小诗,小主老师自谦为稚嫩的文字,与我而言,那一首小诗蕴含的文字功底,是我遥不可及的。
好在,我现在是空杯的状态,也有着空杯的心态,无所畏惧,开始写吧。
当然,要带着小主老师所说的,开始永远不晚的信念,把文字当孩子一样去引导,在满满的正能量辅佐下,开始准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