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有一部很火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剧里反复出现的一本书《万历十五年》,摆在书架里3年多了,原以为就这么一直摆下去了,十一小假最后闲散的时间里,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一鼓作气的看完它。
作为一个历史小白,这本书其实挺有趣味性和代入感,能吸引人一直读下去,但毕竟是一本思想深刻的历史读本,读起来还是有些晦涩艰难,一直在科普各种人名与典故,倒是对明朝这段历史增了不少兴趣,想起之前大火的《明朝那些事儿》,也在书架里摆了甚久,只因太长,一直也没下定决心翻开来看,如今,把它放在1587年之后,倒是一个刚刚好的契机。
人过中年,人生开始变得奇妙起来,比如想给自己找个信仰,于是集齐四书,想要培养一个爱好,于是开始抄写佛经,想要让自己变得深刻睿智一点儿,于是开始钻习史书,想要毫无阻碍的追美剧,开始自学英语,想要满足自己偶尔一冒头的好奇心,于是佛教、道教、天主教、伊斯兰教能接触到的都想要深入了解一下,在这之中,又对中国古神话和希腊神话不可自拔的痴迷其中。。。
这在我30岁以前的人生里,简直是无法想象的画面,就像唐朝的人想象不出拿着手机视频通话的景象,那时我的也想不到有一天我的案头读物会是一本《资治通鉴》,虽然买来好些年,至今也只读了几小篇,但总有莫名的自信支撑我,坚持阅读,卸掉手机里毫无营养的一堆app,已过中年,需要培养一些好的习惯,交一些好的朋友,让时间消耗的更有质感。
或许一切都没什么意义,终究不过是为了愉悦自己,若能悦己,倒也不失为最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