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中期(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64年)
第一百一十九夜 合纵
- 合纵又写作“合从”。战国时期,苏秦游说六国诸侯实行纵向联合,一起对抗强大的秦国的政策。但后来被秦国范雎的远交近攻所打断。
- 提倡者为纵横家公孙衍、苏秦等人,最后被连横计所破解。当时战国七雄中以秦国实力最强,严重威胁山东六国的生存。一共有四次合纵攻秦战争,第一次为公孙衍倡导、楚怀王主盟的楚魏韩赵燕五国攻秦之战(前318年),第二次为孟尝君倡导、齐湣王主盟的齐魏韩三国攻秦之战(前296年),第三次为信陵君倡导的魏赵楚韩燕五国攻秦之战(前247年),第四次是赵国将军庞煖倡导的赵楚燕魏四国攻秦之战(前241年)。
- 合纵并不一定针对秦国:前288年,齐秦并称东西帝,苏秦劝齐湣王放弃帝号。前287年,赵国李兑、齐国苏秦倡导齐赵韩魏楚五国合纵抗秦,结果齐湣王出兵灭了宋国,引起列国的不满,将矛头转向齐国。前286年,燕韩赵魏秦五国合纵攻打齐国,齐国几乎灭亡。
- 根据《史记·苏秦列传》,苏秦在游说秦惠文王连横不成后,转而游说六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合纵之势形成,苏秦掌六国宰相印,然而各国之间也存在大小矛盾,苏秦因故被齐国人刺杀,合纵联盟随之瓦解。
第一百二十夜 连横
- 连横为中国战国时代以张仪为首的纵横家向秦国所提出的一种外交策略,与当时苏秦向六国(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所提出的合纵相对。连横指秦国联合一些弱国进攻其他弱国。连横一计,出自「诸子百家」中的纵横家。《韩非子》说:「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纵」与「横」的来历,据说是因「南北向」称为「纵」,「东西向」称为「横」。秦国位于西方,六国位于其东。六国结盟为南北向的联合,故称「合纵」;六国分别与秦国结盟为东西向的联合,故称「连横」。
- 目的 秦国于战国后期成为最大国,于是苏秦提倡合纵,即六国联合抵抗秦国。为此,张仪等纵横家提倡连横,指六国中的某几个国家联合秦国进攻其他国家,其目的有二:使六国不能团结一致、造成六国彼此的内讧
- 成效 秦凭著雄厚武力,利用此计收到实际的效益:瓦解六国的联合。
第一百二十一夜 五国相王
- 五国相王,指的是战国中期五个主要诸侯国互相承认对方君主王位的事件,该事件标志着周王权威的彻底消失。战国早期,各诸侯国之中仅有楚国、越国及后来的魏国僭越称王。前334年,魏惠王因屡败于齐国和秦国,霸业丧失,为求遏止秦国扩张,在惠施的谋划下,主动率领韩国等国的国君,前往徐拜见齐威王,双方互相承认对方的王位,史称徐州相王。徐州相王引起了秦、楚等传统大国的敌意。楚国立即出兵攻打齐国徐州,希望齐国取消王号。前325年,秦惠文王也自立为王,同年,魏惠王尊韩宣惠王为王。一时各国不论大小纷纷称王,其中甚至包括中山国、宋国等当时的二流国家。前323年,在公孙衍的斡旋下,魏国、韩国、赵国、燕国和中山国结成联盟,各国国君均称王,以对抗秦、齐、楚等大国。齐国对于中山国的王号不满,曾试图联合燕国、赵国攻击中山国以迫使其去王号。各国之中,独有赵武灵王认为赵国实际上没有称王的实力,所以在国内未采用王号,仅称“君”。
第一百二十二夜 函谷关之战(公元前318年)
- 周慎靓王三年(公元前318年),在合纵攻秦之战中,魏、赵、韩、燕、楚五国联军在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北)进攻秦军的作战。秦国的东向扩张和张仪的连横策略,严重威胁到东方各国。二年,在齐、楚、燕、赵、韩等国支持下,魏王驱逐张仪,改用公孙衍为相,行“合纵”之策。次年,在公孙衍的推动下,魏、赵、韩、燕、楚五国共推楚怀王为纵长,组织联军进攻秦国。公孙衍还联络义渠国由侧背进攻秦国,配合联军。秦送“文绣千匹,好女百人”给义渠,以缓其威胁,然后发兵于函谷关迎战。联军因各有所图,步调不一。楚、燕两国暂时受秦威胁不大,态度消极。只有魏、赵、韩三国军队与秦军交战,被击败。联军向东撤退,至修鱼(今河南原阳西南)。同年,义渠君认为秦送厚礼实是暂时策略,秦国强大终对己不利,便乘五国攻秦之机,出兵袭击秦国李帛。秦军一支仓促迎战,大败于此。然而,这一战并未影响全局。次年(前317年),秦遣庶长樗里疾(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异母弟,风水大作《青鸟经》的作者)率军出函谷关反击韩、赵、魏三国联军,于修鱼大败联军,斩杀其主力韩军八万两千人。联军再败退观泽(今河南清丰南)。秦军追至观泽再败韩军,俘虏韩将鲮(一作鲠)申差。关东诸国大为震恐。
第一百二十三夜 秦灭巴蜀之战(公元前316年)
- 古蜀,也被称为古蜀国或蜀国,字面意思是葵蚕国「蜀」字最早发现于商代的甲骨文中,据记载周武王伐商纣的牧野之战时,蜀人曾经相助。关于蜀国的历史在先秦文献中一直没有详细记载,较早见于蜀汉时期扬雄的《蜀王本纪》,四川西北部茂县的营盘山遗址年代约在前3500年到前3000年。出现了大型的中心聚落,密集的房屋基址及多座人祭坑。
- 宝墩文化 约在前2500年至前1700年的宝墩文化是成都平原最早的考古学文化遗存。是古蜀文明的古城古国时期,也是古蜀文明的起源时期。
- 三星堆文化 前1700—前1200年左右成都平原进入三星堆文化时期。形成了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发达的青铜文化。约相当于华夏族记载中的鱼凫朝时期。以三星堆为中心的古蜀国作为长江上游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的中心,是古蜀文明形成阶段中的强盛时期。
- 十二桥文化 十二桥文化约在前1200—前600年,三星堆在前1000年左右被废弃,文化中心转移到了成都平原的中心,是四川盆地青铜时代中期的一个考古学文化。十二桥文化承袭了大量的三星堆文化因素,又包含著许多新的文化因素,文化范围分布非常广泛。其中金沙遗址是三星堆遗址消亡以后,成都平原上新崛起的一个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的中心,是古蜀王国另一个都邑所在,十二桥文化是古蜀文明发展阶段中的又一个辉煌。约相当于华夏族记载中的杜宇时期。
- 晚期蜀文化 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16年,即开明朝时期,相当于中原春秋时期至秦国佔领巴蜀前,是古蜀文明发展中的最后一个高峰——晚期蜀文化时期。
- 记载中的朝代与君主 蚕丛时期 蚕丛,又称蚕丛氏,华夏族纪录中西周时期'蜀国'首位称王的人(应该为一个氏族或朝代,持续了数百年),其事迹史书上少有记载。对应于宝墩文化时期。柏灌时期 柏灌,又作柏濩或伯雍,是华夏族记载中统治蜀国(现四川一带)的第二代(应该为一个氏族,持续了数百年),其事迹史书上少有记载。对应于宝墩文化时期。鱼凫时期 鱼凫是华夏族记载中古蜀国的第三代(应该为一个统治的氏族,持续了数百年),对应于三星堆文化时期(三星堆遗址第二三期)。杜宇时期 杜宇,又名蒲卑,死后号望帝,生卒年不详,曾经称帝。以郫为都城,瞿上为陪都。根据二十世纪的考古结果,大约处于商周之交至春秋时期,对应于十二桥文化(如十二桥遗址;金沙遗址:前1250年至前650年)。据传说杜宇是第四代在古蜀(今四川省成都一带)建国的君主,善于耕作, 传说中他在死后化为杜鹃鸟。而根据书中所称计算,该朝代应该于前770年左右结束。开明朝 开明是华夏族记载中的古蜀朝代名称,其历任君主均称「开明」,共十二世,其时代大约为中原的春秋至战国时期。对应于今日考古发现的晚期蜀文化(约前770年至前316年)。根据华夏族记载,九世开明帝开明尚接受中原文化,去帝号称王,传至开明十二世时,于前316年为秦国所灭。
- 秦灭巴蜀之战,于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国张仪、司马错等率军攻灭巴(今四川东部)、蜀(今四川西部)的战争。此战,先击灭巴、蜀及苴等各国(均在今四川境),占领秦岭外广大地区,达到了进一步“富国”、“广地”、“强兵”目的,战略上还形成对楚的侧翼包围,为尔后南进创造了有利态势。 秦灭巴蜀,为进一步灭楚和统一六国准备了条件。
第一百二十四夜 齐破燕之战(公元前314年)
- 齐破燕之战,指前314年,齐国大举兴兵讨伐燕国,一度灭亡燕国的事件。前316年,燕王哙禅位于相国子之,进行改革,前314年,太子平与将军市被反叛,最后被平定,太子平、市被被杀,国都动乱。此时,齐宣王派匡章率军,三十天内攻灭燕国,破燕都(今北京市),燕王哙被杀,子之逃亡,后被齐人抓住做成肉酱,齐国占据燕国长达两年,燕国灭亡。但是,齐军军纪败坏,烧杀淫掠导致燕国百姓驱逐齐国,燕国各地反抗。赵、魏、韩、楚、秦等国也反对齐国吞并燕国,秦国边境攻齐,宋康王临阵反戈,齐军大败,赵国屯兵齐赵边境扬言齐国不退兵即开战,前312年,齐国撤军。
- 复国 赵国赵武灵王派兵护送在韩国的燕国公子职回到燕国,即燕昭王。燕昭王不忘齐国灭国之仇,权之战燕国进攻齐国大败,战死燕军十万,前284年,苏秦离间齐国四面出击,最终灭宋,诸侯震怖,招致五国伐齐,燕国用魏国人乐毅(武庙十哲之一,战功赫赫)为将,五国联军济西之战齐国主帅触子逃亡,齐国大败,攻入临淄,齐国近乎灭亡(前284年—前279年)——燕攻齐之战。
第一百二十五夜 争夺九鼎
- 九鼎据传是夏禹王在建立夏朝以后,用天下九牧所贡之金铸成九鼎,象徵九州。商代时,对表示王室贵族身份的鼎,曾有严格的规定:士用一鼎或三鼎,大夫用五鼎,而皇储皇室天子才能用九鼎,祭祀天地祖先时行九鼎大礼。因此,鼎很自然地成为国家拥有政权的象徵,进而成为国家传国宝器。据说,秦灭周后第二年即把周王室的九鼎西迁咸阳。但到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时,九鼎已不知下落。有人说九鼎沉没在泗水彭城,秦始皇出巡泗水彭城地方,曾派人潜水打捞,结果徒劳无功。
- 来历 禹完成治水后,将天下划分为九州,并收集各州的青铜,铸成九只大鼎,各鼎之上刻有各州的地理情况、贡赋定数,以及代表风景等。据传说,每鼎有千钧之重,约合7.5吨。但根据《左传》的记载,九鼎是禹之子启建立夏朝之后,收取各州朝贡来的青铜而铸造的。
- 变迁 商汤逐走夏桀后,将九鼎迁至其都。盘庚定都于殷后,九鼎迁移至此。周武王灭商后,曾公开展示九鼎。周成王即位后,周公旦营造雒邑,将九鼎迁至该城,并请成王亲自主持祭礼,将九鼎安放在太庙之中。东周开始后,周朝王室衰落,各诸侯开始觊觎王权。周定王时,楚庄王首次「问鼎之轻重」,被周大夫王孙满驳回。后楚灵王一度也动心问鼎,因国内发生叛乱,未果。秦惠王时,张仪制定策略,希望能夺得九鼎以号令诸侯,楚顷襄王、齐国国王亦希望争夺宝鼎。周赧王周旋于两国以及魏国、韩国之间,令其相互制约,得保九鼎不失。
- 失落及重铸 秦灭周之后,九鼎失去下落,各种典籍对其下落莫衷一是,有几种说法:秦昭王将其迁入秦都,途中一鼎落入泗水;周显王三十三年(前336年),或四十二年(前327年),「宋太丘社亡,而鼎没于泗水彭城下」;周末战乱时被熔化铸钱或兵器。根据史籍记载,秦始皇和汉文帝均在泗水设法打捞过九鼎,均没有结果。后世帝王亦曾屡次重铸九鼎,以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和宋徽宗崇宁四年两次最为有名。2006年,位于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重铸九鼎,永久放置在馆内展出供游客参观。
第一百二十六夜 齐秦互帝(公元前288年)
- 前288年十月,秦昭襄王自称西帝,派魏冉建议齐湣王自为东帝,约请共同进攻赵国。齐王问苏秦,苏秦请齐王先予接受,但暂不称帝。秦王称帝后,天下各国如果不反对,齐王再称帝。秦王称帝若被天下指责,齐王不称帝,就可以收买人心。他认为进攻赵国不如攻打桀宋(宋康王的宋国)有利。齐王同意,称帝两天就放弃。十二月,吕礼从齐国到秦国,秦昭襄王也去帝号,仍称秦王。
第一百二十七夜 稷下学宫
- 稷下学宫,又称稷下之学,战国时期田齐的官办高等学府,始建于齐桓公田午。位于齐国国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稷门附近。“稷”是齐国国都临淄城(今山东省淄博市)一处城门的名称。“稷下”即齐都临淄城的稷门附近,齐国君主在此设立学宫。故因学宫地处稷门附近而得名为“稷下学宫”(这与东汉时期的“鸿都门学”得名由来相同)。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中国学术思想史上这场不可多见、蔚为壮观的“百家争鸣”,是以齐国稷下学宫为中心的,官学为黄老之学。它作为当时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园地,有力地促成了天下学术争鸣局面的形成。在此期间,学术著作相继问世。有《宋子》、《田子》、《蜗子》、《捷子》等,今已亡佚。另《管子》、《晏子春秋》、《司马法》、《周官》等书之编撰,亦有稷下之士的参与。由于不少人是善于把学术和政治结合起来游说当权者的能手,故在宣王时受上大夫称号之稷下士多达七十六人。稷下学宫的存在,曾为当时百家争鸣开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了先秦时期学术文化的繁荣。
第一百二十八夜 百家争鸣
- 诸子指的是中国先秦时期老子、孔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等学术思想的代表人物;百家指的是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学术流派的代表家。诸子百家是后世对先秦学术思想人物和派别的总称。春秋后期已出现颇有社会影响的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墨家等不同学派,而至战国中期,许多学派纷呈,众多学说丰富多彩,为中国文化发展奠定了宽广的基础,中国术语上把这一时期称为诸子百家或百家争鸣时期。
- 沿革 中国历史上,西周以前学在官府,东周以后,学逐步走向民间。春秋战国时代,王权衰落,诸侯争霸,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各国开放政权以延揽人才,打破了本来的贵族政治体制,使得原本几乎没有资格参与政治的庶民可以发表自己的政见并参与政治决策,又因为人口的增加,土地分配困难,社会发生剧变。这一时期有思想的知识分子,面对现实的社会问题、人生问题等,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和思想。个人利害与国家之间的利害交互运用,相互影响,标新立异。各种学说、思想纷纷出现。
- 史家论述 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中引述了司马谈(司马迁之父)对学术流派的见解,司马谈把先秦以来的学派总归纳为六家,即:阴阳家、儒家、墨家、法家、名家、道家。东汉班固在《汉书》中则把先秦以来的学派归纳为十家,即: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吕思勉认为「术数」、「方技」、「兵书」三略,亦可称为先秦诸子,可算为十二家。
第一百二十九夜 胡服骑射
- 胡服骑射是赵武灵王(前344年—前295年,雄才大略的一位君主,可惜最后因为继承人问题,和齐桓公落得一个下场,被活活饿死了,实在令人唏嘘)所采取的军事和服饰改革。战国时期,赵国与匈奴长期对峙,匈奴骑兵凶悍强壮,比秦国与山东六国的戈矛步兵优。虽然赵国盛产马匹,但在军事上,马匹作拉战车之用。赵武灵王与匈奴骑兵战斗后,明白到匈奴骑兵的优点在于机动和灵活性。战国七雄的军队,即使是骑兵,都以重铠甲装备。反之,匈奴军队装束轻便,腰马合一,机动性强,能进能退。于是,赵武灵王在赵国推行军事改革,大臣肥义等人的支持下,仿效匈奴军队的装备,令全国民众穿胡服,采取胡人的短衣、长裤服式,挽弓骑马练习射箭,乃中国军事史上一大突破。赵国军力开始强大,消灭中山国,击败林胡、楼烦二族,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自此以后,骑兵才真正出现于中国历史。但有人认为,此时还没有发明马镫(最早可能在西汉,西方史学对马镫的历史地位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无法充分发挥骑兵的战斗力,所以骑兵还是以侦查、骚扰为主,作战的主力仍然是步兵。
第一百三十夜 宜阳之战(公元前308年)
- 宜阳(今河南省宜阳县西)之战发生于前308年至前307年期间,是战国时代秦国攻打韩国的一场战争。
- 背景 秦武王素有「通三川,窥周室」之志,意欲问鼎中原,而韩国的宜阳正是通向东周的门户,只有佔领宜阳才可达成心愿。因宜阳为韩国的军事重地,派有重兵驻守。
- 战役 秦武王派左丞相甘茂去魏国相约共同攻打韩国宜阳魏国遵从约定,秦武王亲身至息壤(秦国的城邑)迎接甘茂。甘茂以宜阳是韩国重地,驻有重军,路途又艰险遥远,难于攻取,劝告秦武王切勿攻打。武王不听,遂与甘茂定下息壤之盟,约定武王决心全力支持甘茂,一定不会中途退兵。前308年,武王遂令甘茂与庶长封率秦军攻打宜阳。经历五个月的进攻,秦军仍不能攻破,樗里子、公孙奭果然以宜阳未得来攻击甘茂向武王进谮,武王随即召见甘茂打算退兵。甘茂提出当日立下息壤之盟,说服秦武王尽起大军增援。甘茂指挥秦军终于击败韩军,斩首六万,攻佔宜阳。接著,秦军渡过黄河夺取武遂(今山西省垣曲县东南),并在当地筑城驻守。韩襄王恐惧,使相国公仲侈持宝器入秦乞和。秦武王大喜准许其请求。遂下诏甘茂班师,留向寿安抚宜阳地方。
- 影响 秦取宜阳,韩国断为三,国力大衰。对山东各国而言,宜阳其实也是门户。秦得此城,可以挟二周北攻燕赵,东伐魏齐,南伐宛楚,实施大规模兼并战争。秦对宜阳城进行加固,成为东扩的桥头堡。从此以后,山东六国转入战略防守阶段,直至灭亡。从这个意义上说,秦拔宜阳之战是秦统一六国的里程碑。
第一百三十一夜 赵灭中山之战(公元前307年–前296年)
- 赵灭中山之战是中国战国时代中期的战争。从公元前307年攻打中山国房子到公元前296年并吞中山国结束,共计12年的时间,赵国不仅除掉了心腹之疾,使得南北二地得以连成一体,领土的扩张也使国力强大起来。
- 赵武灵王实行军事改革,加强骑兵训练,史称“胡服骑射”,是战国时中原各国建立独立骑兵部队之始,战斗力有所增强。他利用中原大国混战之机,从武灵王二十五年起多次进攻中山(国都灵寿在河北灵寿西),先后占领丹丘(河北曲阳西北)、曲阳(河北曲阳)等地。惠文王三年赵主父(即赵武灵王)亲自率军二十万从曲阳出发大举进攻中山,占领灵寿,俘中山王,迁之于肤施(陕西延安),兼并中山全部领土,中山国亡。赵军乘胜进攻林胡(古族名,分布于山西宁武、岢岚等地)迫使他们北迁,占领其一部领土。将中山故地及所占林胡楼烦土地,建立云中、雁门两郡。
第一百三十二夜 垂沙之战(公元前301年)
- 垂沙之战发生于公元前301年,齐国、韩国、魏国联军攻打楚国的一场战争。前301年,秦将庶长奂、齐将匡章、魏将公孙喜、韩将暴鸢率领四国部队进攻楚国,楚国派大将唐眛率军抗击齐、韩、魏三国军队。
- 背景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入洛邑“窥周室”,与大力士孟说举鼎,折断筋骨而死。秦武王无子,国人立其异母弟稷继位,是为秦昭王。秦昭王年少,太后(宣太后))听政,以己异父长弟魏冉为将军。他们平定了“季君之乱”(秦武王死,无子,诸弟争立。大臣及惠文后、武王后立另一武王弟壮即位,称“季君”。宣太后、魏冉则立稷。内乱三年,公元前305年,魏冉尽诛壮、惠文后、昭王异母兄弟及大臣,逐武王后(魏女)回魏,“季君之乱”平。),宣太后与魏冉遂掌握了秦国的军政大权。宣太后,楚人,芈姓,称芈八子(嫔妃称号),掌政后,与其弟魏冉实行亲楚联楚政策。公元前305年(楚怀王二十四年),秦“厚赂于楚”,楚于是“背齐而合秦”(《史记·楚世家》。)宣太后为秦昭王娶楚女,楚亦娶秦女,秦、楚“合婚而欢”(《史记·甘茂列传》。)次年,秦昭王行“冠礼”后亲政,与楚怀王在黄棘(今河南南阳南)会盟,秦把原古楚地上庸(今湖北房山西)归还给楚国。上庸,地处汉中郡(笔者老家,汉中郡,战国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前312年)置)中心,即原来秦惠文王、张仪和秦武王时许给楚之“汉中之半”或“汉中”地。此诺言几经周折,现终于兑现,确实是宣太后影响下的秦、楚两国关系的实质性改善。秦、楚亲善后,秦即举兵攻魏、韩。公元前303年(楚怀王二十六年),秦攻魏,取蒲阪(今山西永济西北)、晋阳、封陵(皆今永济西南)。又再度攻取韩地武遂。同年,齐、韩、魏因“楚负其纵亲而合于秦”(《史记·楚世家》),三国联合攻楚。楚怀王以太子横为人质,向秦求救。秦遣客卿通率兵救楚,三国军队退去。公元前302年(楚怀王二十七年),魏、韩又转而亲秦,魏襄王、韩太子婴与秦昭王在临晋会晤,韩太子还亲到咸阳朝秦。秦于是归还魏地蒲阪。当魏、韩与秦关系和好时,秦一大夫与楚太子横殴打,“楚太子杀之而亡归”(同上),秦、楚关系又告破裂。
- 战后影响 垂沙之战以后,联军乘胜攻占垂丘(今河南省沁阳县北)、宛(今河南省南阳县)、叶(今河南省叶县)以北的大片土地。楚国宛、叶以北的土地为韩、魏两国夺取。唐眛死后,部将庄蹻率领军队叛变并引发人民起事,起事队伍一度攻下楚国都城郢(今湖北省江陵市北),将楚国的统治区域分割成几块。
- 怀王之死 垂沙之役的第二年,楚攻韩之庸氏,秦即遣华阳君(芈戎,宣太后同父弟)攻楚,大破楚军,斩首三万,杀其将景缺,攻占了襄城(新城,今河南襄城)。襄城地处方城北,与宜阳邻近,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楚怀王恐惧,命太子横到齐国做人质,与齐结好。秦为讨好齐,也派泾阳君(秦昭王同母弟)到齐国做人质,秦、齐修好。公元前299年(楚怀王三十年),秦稳住了齐后,秦昭王即对楚采取软硬兼施、又打又拉的政策,一方面命庶长奂率军攻楚,占领了楚国八座城邑;另一方面又写信给楚怀王,追忆了黄棘会盟的亲善关系和太子横“不谢而亡去”、导致秦、楚交兵的经过,然后邀请楚怀王到武关会盟,继续维持奉、楚原来婚姻相亲关系,楚怀王见信后,很忧虑,去,怕见欺;不去,又怕秦怒,关系恶化。昭睢警告说,秦是虎狼之国,有吞灭各国的野心,应发兵自守,不能去。而楚怀王庶子子兰则认为不能违背秦的好意,要楚怀王去。楚怀王听从了子兰的意见,去秦会盟。秦昭王命一将军假冒自己,在武关布置了伏兵,当楚怀王一到就关闭了武关,把楚怀王劫持到了秦都咸阳。秦昭王在章台接待楚怀王如同“蕃臣”,楚怀王这时如梦初醒,勃然大怒,才后悔不听昭睢的忠告。秦昭王要挟楚怀王先割巫、黔中之郡,后结盟,楚怀王怒道:“秦诈我而又强要我以地!”秦昭王于是把楚怀王扣留在秦国。楚国大臣们以君王拘于秦,太子质于齐,如秦、齐合谋,楚国就危险了,因而共同商议对策,想立在楚国的楚怀王之子为国君。太子横得以回国。横回国后,被立为国君,是为楚顷襄王(前298~前263年)秦昭王见要挟和扣留楚怀王不能得到土地,而楚国又新立国君,大为恼怒,于公元前298年(楚顷襄王元年),发兵出武关攻楚,大败楚军,斩首五万,取析(今河南西峡)等十六城而去。楚国又一次受到沉重的打击。公元前297年(楚顷襄王二年),韩、魏在齐相孟尝君策动下,继续攻秦至函谷关,楚怀王乘机潜逃回国,被秦人发觉,拦阻了通道。楚怀王从小道奔赵以求回国,赵国惧秦,不敢接纳。楚怀王又想逃到魏国,秦兵追来,又把他劫持到秦国。第二年,楚怀王病死于秦。秦将其灵柩送回楚国,“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诸侯由是不直秦”。楚、秦绝交。楚怀王在位三十年,是各大国兼并战争进一步激烈时期。秦国在争战中不断强大起来,雄心勃勃,蓄有兼并诸侯之志。楚怀王对此缺乏认识,“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终兵挫地削,自己亦客死于秦,楚国从此由盛而衰,直至灭亡。
第一百三十三夜 伊阙之战(公元前293年)
- 伊阙之战,是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秦国为打开东进中原通道,由大将白起率秦军在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镇)各个歼灭韩国、魏国、东周联军的作战。战争中,秦将白起针对韩、魏两军互相观望,不愿当先出击的弱点,以少量兵力钳制联军的主力韩军,以主力猛攻较弱的魏军。魏军无备,仓促应战,迅即惨败。韩军震慑,且翼侧暴露,遭秦军夹击,溃败而逃。白起乘胜挥师追击,全歼韩魏联军24万人,攻占伊阙,夺取魏城数座及韩国安邑以东大部分地区。魏、韩两国割地求和。战后,韩国精锐损失殆尽。秦国则以不可抗御之势向中原扩展。
第一百三十四夜 齐灭宋(公元前286年)
- 前329年,戴偃以武力取得宋国君主之位,其兄宋剔成君逃亡至齐国。齐国故城遗址博前318年,戴偃自立为王。其後,宋王偃向东讨伐齐国,攻取五城。向南击败楚军,拓地三百馀里,向西战败魏军,攻取二城,自始与齐、魏、楚结怨。宋康王又攻灭滕国、讨伐薛国,国力达至顶峰,被称为「五千乘之劲宋」。但是,宋王偃为人暴虐骄纵,盛血囊而射天以示威服鬼神、为人嗜酒好色,射杀劝谏他的大臣,诸侯皆称他为「桀宋」。齐湣王欲灭宋国以利於向中原扩张,却遭到秦国的干涉。
- 齐灭宋之战标志着齐国的兴盛的顶峯。齐国因亡宋不仅加剧齐同秦、赵的矛盾,也对韩、魏、楚形成严重威胁,因此导致齐与各国矛盾异常尖锐。燕国利用这种形势,积极活动,终於和各国结成攻齐联盟,於前284年燕国上将军乐毅统率燕、秦、楚、韩、赵、魏六国军队攻打齐国,在济西之战大败齐军主力, 攻取了齐国七十馀城,只剩下莒和即墨,齐国近乎亡国。
第一百三十五夜 济西之战(公元前284年)
- 济西之战发生于前284年,战国时代燕国名将乐毅统率燕、秦、赵、韩、魏五国联军攻打齐国的一场战争。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任命乐毅为上将军,统率燕、秦、楚、韩、赵、魏六国军队攻齐。齐湣王骄傲自恃、忘乎所以,开始并未料到燕国会联合诸国攻齐。及至发现燕军已攻入齐国时,才匆忙任命触子为将,率领全国军队主力渡过济水,西进拒敌。双方兵力各约20余万在济水之西(今山东高唐、聊城一带)展开决战。齐军由于连年征战,士气低落。齐湣王为迫使将士死战,以挖祖坟、行杀戮相威胁,更使将士离心,斗志消沉。结果,当联军进攻时,齐军一触即溃,遭到惨败。触子逃亡不知下落,副将达子收拾残兵,退保都城临淄。
- 乐毅攻克临淄后,采取布施德政、收取民心的政策,申明军纪,严禁掳掠,废除残暴法令和苛捐杂税。然后分兵五路,以彻底消灭齐军,占领齐国全境。左军攻取胶东、东莱(今山东半岛),右军沿济水南进阿、鄄(今山东西南部)以接应魏军,前军沿泰山东进攻取琅玡(今山东沂南至日照一带),后军沿北海(今山东临淄东北沿海一带)出击攻占千乘(今山东高青东北),中军占领临淄以镇齐都。燕军仅在6个月的时间,就攻取了齐国70余城,只剩下莒和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两城未被攻克。
第一百三十六夜 田单复国(公元前279年)
- 中国战国后期﹐齐将田单凭借孤城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由坚守防御转入反攻﹐一举击败燕军﹐收复国土的一次著名作战。首先是齐宣王趁着燕国内乱,借口替燕国平乱,派兵攻占蓟丘(北平附近),逼死了燕王哙。哙的儿子燕昭王即位,为了报仇雪耻,于是招贤养士,拜乐毅为上将军,统率五国联军攻伐齐国,由于齐愍王骄傲残暴,失去人心,乐毅在短短的六个月内,竟然攻占了齐国七十几座城池。齐王不得已退守莒城,不久又被部将所杀,整个齐国只剩下莒和即墨两个地方。眼看齐国就要灭亡了,在这最紧要的关头,出现了一位反攻复国的英雄,他以这两座城池为根据地,善用各种谋略与战术,一举打败燕兵,光复了故土,这就是有名的田单复国的故事。
第一百三十七夜 渑池之会(公元前279年)
- 秦昭襄王为集中力量攻打楚国,主动与赵国交好,约赵惠文王会于渑池(今河南省渑池县)。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谈。赵王害怕但又不敢不去。蔺相如陪同赵王前往渑池。在赵王被迫鼓瑟的情况下,他为了使赵国取得对等的地位,据理力争,使秦王不得不击缶。后来,秦向赵要十五座城,他寸步不让,说用秦国国都作为交换,使秦王毫无所得。蔺相如机智地保护了赵王的安全并且不被羞辱,史称“渑池之会”。
第一百三十八夜 鄢郢之战(前279年-前278年)
- 鄢郢之战,是指周赧王三十六年至三十七年(前279年-前278年),秦国名将白起率军伐楚,攻破楚国别都鄢(今湖北宜城东南)、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重创楚军主力的大规模作战。在战争中,秦将白起选择最佳出兵时机和进军路线,取得攻楚的战略主动。秦军孤军客战楚境,期于死地求生,乘楚王城池不修,边备废弛之机,采取掏心战术攻入楚国,并采用了决水攻城的战术攻克楚国别都鄢城,然后沿长江东下深入楚境,攻陷楚国国都郢,焚毁楚国的宗庙和夷陵,取得最后的胜利。此战,秦国获得了楚国大量国土;楚国被迫迁都,国力受到极大削弱。
- 此战,秦国的胜利,进一步打击和消弱了楚国的实力,从此,楚国更加衰弱。周赧王三十八年(前277年),秦昭王任命白起为主将、蜀郡郡守张若为副将,夺取了楚国的巫郡和黔中郡,严重削弱楚国实力。在春申君(战国四公子之一)的调解下,秦昭王才与楚国结盟休战。
第一百三十九夜 庄蹻入滇(公元前277年)
- 庄蹻,生卒年不详,《后汉书》作庄豪,吕氏春秋》作企足。战国时期反楚起事领袖和楚国将军,楚庄王的后代。他生平中有两件大事,一是反楚起事,二是入滇。
- 生平 反楚起事 前301年,齐国派匡章、魏国派公孙喜、韩国派暴鸢联合进攻楚国方城(今河南省叶县南),垂沙之战爆发,楚国战败,主将唐眜被杀。唐眜死后,庄蹻率领军队叛变并引发人民起事,起事队伍一度攻下楚国国都郢(今湖北省江陵市北),将楚国的统治区域分割成几块。后庄蹻受招抚成为楚将。入滇 楚顷襄王在位时,庄蹻奉命南征,大军沿长江到巴郡,攻打夜郎一直到滇池(今云南省昆明市一带)。庄蹻以武力平定西南,正要归报楚王,但楚国的巴郡、黔中郡在前277年再次被秦国攻佔,庄蹻归路断绝,遂留在滇池建立滇国,自立为滇王。
- 争议 南宋王应麟所著《困学纪闻》认为楚盗庄蹻和楚将庄蹻是同名的两个人,唐代的杨琼和清代梁玉绳不同意此观点,他们认为为同一人。
- 评价 荀子与临武君议兵时将楚国的庄蹻、齐国的田单、秦国的商鞅和燕国的乐毅并称为善于用兵的良将。
第一百四十夜 远交近攻
- 「远交近攻」是兵法「三十六计」的一计。 原文为:「混战之局,纵横捭阖之中,各自取利。远不可攻,而可以利相结;近者交之,反使变生肘腋。范雎之谋,为地理之定则,其理甚明。」原文为:「形格势禁,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
- 战国时代,范雎曾向秦昭王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希望秦国将地理位置较近的韩国、魏国作为秦国兼并的主要目标,同时应该与地理位置较远的齐国等国保持良好关系,这样就可以「得寸则王之寸,得尺则王之尺」;这样的战略也使得秦国可以兼并其他六国,成为统一的秦朝政权。
第一百四十一夜 华阳之战(公元前273年)
- 华阳之战,是秦昭襄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73年),秦国名将白起、魏冉率军在韩国的华阳(今河南新郑北)一带同魏国、赵国的军队发生的战争。魏赵两国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魏国大片城池,此战共斩杀魏赵联军十五万。前275年,赵国与魏国进攻韩国的重要城邑华阳,韩国向秦国求救,秦昭襄王便派遣武安君白起、穰侯魏冉和客卿胡阳率军救援韩国。秦军采取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战术,以平均每日急行百里的行军速度进行长途奔袭,秦军突然出现在华阳的战场上,大败赵、魏联军。此战,秦军共斩首魏军十三万,俘虏三名魏将,魏将芒卯败逃,赵国将领贾偃亦被秦军击败,秦军将赵军俘虏两万人沉入黄河中。秦军乘胜攻取了魏国的卷县、蔡阳和长社和赵国的观津,魏国被迫献南阳与秦国求和。
- 华阳之战后,秦、韩围攻大梁,燕、赵两国发兵救魏,魏献南阳地于秦求和,秦怕山东诸国因此合纵抗秦,于是便接受南阳之地并退兵。秦将南阳连同过去攻占的楚国上庸之地合并起来,设置南阳郡。
第一百四十二夜 阏与(yù yǔ)之战(公元前269年)
- 阏与之战发生于前269年,战国时代秦国攻打赵国的一场战争 。
- 背景 前281年,秦国攻取赵国蔺、离石、祁拔三城后,赵国以公子郚为质子,并与秦签订以焦、魏、牛狐交换蔺、离石、祁拔三城的协议,但其后赵惠文王反悔。秦昭襄王大怒,以赵国不履行协议为由,于前269年派将军胡阳率领大军攻打赵国阏与。
- 赵惠文王急召廉颇、乐乘等名将询问对策,他们一致认为道路过于遥远,路狭难救,但是赵奢独排众议,表示阏与地势险狭,犹如两鼠斗于穴中,只要将士勇敢就可获胜。赵惠文王决定让赵奢率军救援阏与。赵奢军在离开邯郸三十里后迅即筑垒扎营,按兵不动。并传令军中:「有敢于谈及军事者,一律斩首」,驻屯近二十八日之久,继续增强营垒防禦,以隐蔽赵军的作战企图。秦军分兵两路,一路进兵屯于武安(今河北省武安县西南)西面,击鼓呐喊,欲诱赵军援救武安,钳制赵军。赵奢立即斩杀一名要求救援武安的士兵,不为秦军所动。秦军派细作潜入赵国军营探听虚实,赵奢佯作不知,令属下让其任意活动,以麻痹秦军。秦军细作把赵军情况告于胡阳。胡阳大喜,认为赵国援军只想保住邯郸,阏与即可攻取,放松了对赵奢这支援军的戒备。赵奢遂率领全军偃旗息鼓,疾驰两天一夜,赶到距阏与城五十里处筑垒设营。被抛在武安的秦军才知道中计,尽快赶至阏与迎战。赵奢采纳军士许历的建议,发兵万人抢佔阏与北山的高地,佔据有利地形。当秦军后到北山时,攻山不下。赵奢乘势居高临下,俯击秦军。秦军不支,死伤逃散过半,大败而归,阏与之围遂解。阏与之战后,赵奢被封为马服君,获得与廉颇、蔺相如同等的地位,又封在阏与之战立功的许历为国尉 。
第一百四十三夜 陉城之战(公元前264年)
- 陉城之战发生於前264年,战国时代秦国攻打韩国的一场战争。
- 魏国人范雎因受魏国相国魏齐迫害而逃往秦国。到了秦国,范雎以客卿身份向秦昭襄王进言,针对穰侯魏冉屡次带领秦军跨越韩、魏两国进攻齐国,劳师动众却又收获很小的缺点,向秦昭襄王提出了著名的远交近攻的策略。即是以恩威并用的办法亲近魏、韩两国,威胁楚、赵两国,迫使齐国恐惧後主动依附秦国,待齐国依附後,然後再向临近秦国的韩、魏两国发动进攻,拓展土地。秦昭襄王采纳范雎的建议,对临近的韩、魏两国发动进攻。
- 前264年,秦昭襄王命武安君白起进攻韩国的陉城(今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东北),接连攻拔韩国陉城等九座城邑,斩杀韩军五万,此战是为陉城之战。次年(前263年),白起又率军封锁了南阳太行山道。前262年,白起再攻拔韩国野王,切断了上党郡同韩国本土的联系。上党郡守冯亭只好向赵国投降,引发秦、赵两国之间著名的长平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