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家长通常会给孩子布置一些学习内容,或者作业。我看到的现象是,长期作业量较大的公立学校的孩子,对于家长留的额外作业没有意见,而平时没什么作业的私立学校的孩子,对额外作业非常抵触。
我女儿属于后者。她平时有字迹丑、口算粗心的毛病,所以我布置了字贴和口算的作业,在家的日子,一天30几道口算、一页字贴(16开田字格纸,一页12行,每个字写一行10个),我认为这个量不大,细水长流,会见长进。可孩子不这么想,她写了两天之后,第三天就暴发了。她说:能不能减点量,我压力太大了!我简直哭笑不得,一个7岁一年级小学生说她压力太大了……
其实她是为了给自己争取更多玩的时间,玩ipad、听故事、以及各种其他娱乐活动的时间。但她否认。我猜,她是不是不知道别的孩子都是怎么努力的,我给她讲,但她觉得那些都与她无关。那她是不是觉得自己无忧无虑的生活来得太容易了,不知道要努力,但浸泡在幸福的童年里怎懂世事沧桑呢。我更不想用那些老套词吓唬她,比如最经典的——不好好学习将来要饭,这没有用,即使她因此而努力,但那是因为恐惧,而不是发自内心的认可甚至热爱。在未来的某一天,孩子终将识破大人的恐吓,那时候她上进的力量从何而来呢?
就这样拉锯战了一天,哭闹也好,谈话也好,终以我的妥协结束,她如愿以偿,字贴减半,口算减半。这能轻松几分钟呢?我不知道她为什么这么坚持,我甚至心里有点佩服她,能为自己的主张做出契而不舍的努力,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以后说不定是个谈判的材料。
没想到,听说她的同班好友,也在经历类似的情况。但是那孩子没能取得“革命”的成功,每天仍在“巨大的痛苦”中战斗。
再加上平时对一些公立校孩子的了解,于是有了我开头的牢骚。难道都是“惯”出来的?这背后是什么心理呢?
全顺着她,天下太平,但这是不是溺爱、纵容?不顺着她,鸡飞狗跳,可又总觉得这不是真正好的教育。我的妥协是对是错?那个平衡点究竟在哪呢?
真想要个痛痛快快的答案!但答案不在书里,而在今后的日子里。
同样是打破一颗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记住这句话吧:没有唤醒孩子内驱力的一切教育,都是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