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听说很长时间,如果不是因为“趁早”五月共读书单有这本书,我想我不会有勇气读完它,因为它是一本心理学书籍。确实读的过程我曾多次想要放弃,里面的内容和案例有的真的不能吸引我,但还是坚持了下来了,也有了一些收获。我一直在想这本书为什么叫《少有人走的路》?直到最后一章——恩典,稍微有了一点点答案。
作者讲心灵的成长和人类的进化进行类比,都是一个金字塔结构,最底部是混乱的、无序的状态,称之为“熵”,金字塔顶端代表进化到的更高级的组织,对应的是更加成熟的心灵,而熵的力量一直让人往下走回归到熵的那种无序、混乱的状态(最原始的心灵),可是人类的进化/心智的成熟能够反自然法则的向上的力量,让生命和心灵发展到更高的更复杂更有序的状态。
心智的成熟可以认为是意识的不断进化。意识是表面的,而大量的我们所不知道的真相和知识都在隐藏在潜意识层面。意识是地面上矮小的枝干,潜意识是埋藏在底下的广阔的根系,心智成熟的过程就是不断扩大意识的范围,渐渐的与潜意识达成融合的过程。人类为什么会有潜意识?这个问题科学都无法给出解释,作者略带神学色彩的将它解释成——恩典。每个人都有潜意识,都有一种神奇的、意识之外的力量帮助心灵的进化,但是为什么有些人克服熵的力量走上金字塔的顶端,有些人不可以呢?——因为懒惰,懒惰是人类的原罪。心灵的向上发展,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也会伴随更大的痛苦,如果一个人懒惰是不会有成长和改变的意愿的,所以这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这也就呼应了这本书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讲:人生苦难重重。只有认识到并接受了人生苦难重重的事实,我们才会释然,才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怎样解决我们面对的人生问题本身。
那解决人生问题关键是什么?作者说是自律。我理解的自律比如坚持早睡早起,少食多餐,控制饮食,时间精力管理等等,觉得自律和解决人生问题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我们普遍理解的自律比较狭隘,它并不仅仅指具体的一件事儿。书中说所谓自律,就是主动要求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自律有4个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我总结为以下几点:
1.面对问题,不能忽视/逃避。尽可能早的面对问题,意味着把满足感向后推迟,放弃暂时的安逸或是程度较轻的痛苦,去体验程度更大的痛苦,先苦后甜,苦尽甘来。
2.面对责任,要勇于承担。不要做神经官能症患者(所有的问题都是自己的错,责任都是自己的)和人格失调症(所有责任都是别人的)。神经官能症患者让自己活得痛苦,人格失调症患者让别人活得痛苦。
3.不要故步自封,逃避挑战。我们对现实的观念比作是一张地图,这个地图是要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停的探索、扩大和更新自己对于世界的认知,不断的进行修订的,而一个人如果永远守着一个地图,那么他们的观念就会变得狭小、模糊、粗略而又肤浅。就像“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这句话说的一样。心理词汇移情,就是把产生适用于童年时期的那些感知世界、对世界做出反应的方式,照搬到成年之后的环境中,尽管这些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新的环境。
4.在肯定自我和放弃自我之间要保持平衡。既要肯定自我以保持稳定,又要放弃自我以腾出空间,接纳新的想法和观念。在自我发展的路上,每一次放弃都是一种死亡,每接纳一些新的想法就代表一次重生,而这过程要经历很多的痛苦,然而走过之后也获得看很多快乐。有人说七年就是一辈子,系统就会进行更新迭代,人活的越久,经历重生的次数也就越多,与此同时,经历死亡的次数也会越多,也会经历越多的欢乐和痛苦。
关于心智成熟的第二部分——爱
爱的定义:爱不是一种感觉/欲望,而是一个动作,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的心智成熟,而不断扩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
坠入情网不是爱。坠入情网是自我边界的短暂崩溃,它可能是爱的发端,但一定不是爱的本身。这就可以理解了当陷入热恋的时候觉得对方什么都是好的,感觉特别了解自己,我们的所有感受都能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自我界限会慢慢闭合,然后就会发觉对方和自己有很多不同,问题随之而出现,如果不懂得好好经营,那一段关系可能很快就结束了。
书中讲到自我边界的发展过程:婴儿是没有自我边界的,他觉得自己就是世界,世界就是自己,自己动世界也跟着动,自己饿了身边的所有人也一定饿了;随着婴儿的慢慢长大,了解到自己和世界并不是一体的,自己的愿望不一定立马得到满足,渐渐有了一些自我意识,到1岁的时候知道了我是是什么,不是什么,什么是自己的“财产”。孩子长到3岁左右才会意识到自己能力有限,在这之后的一段时间还会幻想自己无所不能,这也就是这一阶段的孩子特别喜欢超就英雄的原因;到了青春期之后,才真正知道自己身体和能力是多么有限,只有融入社会才能有更好的生存。
过度的依赖不是爱。如果对一个人过分依赖,就会变成一种心理问题——消极性人格失调。导致消极性依赖的原因是童年时期缺少爱,以至于成年后认为自己没有资格得到别人的爱,他们的内心会缺乏安全感。因此,一旦抓住了某一个人,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不顾一切的寻求他人的爱和关注,甚至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就像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的女主角川尻松子,一生都渴望被爱,但一生都不被爱,临终前遗言“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尽显悲凉。
过度的精神关住不是爱。真正的爱一定是对人而言,而不是事或者动物,比如日本寿司之神对做寿司的热爱,比如对自己加宠物的爱,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爱。真正的爱是能促进自己和对方的心智成熟,父母不能一直像对待婴儿一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一个人也不能把自己的丈夫/妻子当做自己的附属品看待。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和有效的敦促。既要用心,也要用脑,每一个关系都应该好好经营。
爱的表现是关注而不是过度关注,是投入时间去好好维系。最重要的方式是认真倾听,懂得如何去倾听。我记得在《了不起的我》中说到要学会读懂关系语言,很多时候关系中的冲突是因为我们理解错了对方的语言。父母在孩子教育上更应该多去倾听,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这样孩子才会给予父母同样的尊重。同时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高效率的陪伴,高效率并不是自己在忙工作的事情,孩子自己去玩,而是要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对孩子的注意力越多,关注的质量越高。
书中把婚姻和家庭比较登山的大本营,而婚姻里的每一个人就像登山者。男人在婚姻中容易犯的错误是只顾往上攀登(我理解是只忙事业),对大本营(婚姻)疏于维护和经营;而女人容易犯的错误是把大本营(婚姻)当做了人生巅峰,不追求自己个人价值的实现。作者说理想的婚姻是双方都有责任照顾后方营地,都要追求各自的进度,都要攀登实现个人价值的人生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