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罗尔纲曾对胡适先生有这样一番赞誉:
我还不曾见过如此的一个厚德君子之风,报热诚以鼓舞人,怀谦虚以礼下人,存慈爱以体恤人;使我置身其中,感觉到一种奋发的、淳厚的有如融融的春日般的安慰。
胡适先生善良通透,德行敦厚,因善心而温,以厚德暖世,时人无出其右。
他的善良,如一道带着温意的光芒,溶溶洒洒,笼罩着身边每一个人。
一个善良的人,总能给人以春风般的温暖与春日般的抚慰。
一个有德之人,总能时时处处为他人考虑,给予善行与善意。
善心厚德,是一个人最高的修养。
对待婚姻,善良而慈悲
张爱玲曾说:“胡适和江冬秀的婚姻是罕见的幸福的包办婚姻。”
婚姻里的幸福是真的,两人的不般配也作不得假。
胡适学贯中西,留洋博士,见过世面,又英俊儒雅。
江冬秀目不识丁,缠过小脚,爱打麻将,且相貌平平。
如果不是包办婚姻,两人绝没可能走到一起。
这门亲事,由胡适母亲在他13岁时定下。27岁,他如约娶她。
中间相隔14年,期间文人皆追求自由恋爱,休妻另娶者大有人在。反抗旧式婚约,甚至成为当时的一种风尚。
相较之下,胡适的守约十分难得。
对于这段婚姻胡适也曾心烦意乱,而最后妥协的原因,他说过,“假如我狠心毁约,使这几个人终身痛苦,这会使我良心不安,这比什么痛苦都难受。”
这一段幸福佳话,说到底源自于一个男人的慈悲。
虽然婚姻初始胡适彷徨过,但成婚后,他待江冬秀非常好,尊她敬她,督促她读书识字,为她写下绵绵情诗,也曾因江冬秀极简单的回信开心不已。
江冬秀沉迷于打麻将,不做饭,他便自己动手,没有一句怨言。甚至因为住所处有规定禁止打牌,他便为江冬秀安排了专门打牌的地方。
史学家唐德刚说:“这位小脚、眼有翳、爱打麻将的女人,成了传统中国社会最后一位福人。”
与同时代类似境遇的其他女性相比,江冬秀的确称得上有福,即使婚姻中也曾有纷扰,不碍她幸福到老。
江冬秀的福气,不在于她驭夫有术,而在于她有幸遇到一个善良的人,为她的人生托底。
现代女性寻找另一半时眼光不同,或英俊,或有才,或冷傲,但这些特质之外,必不可缺少善良。
人生路长,只有一个秉性良善之人,才能在风雨将至时为你遮风挡雨,而不是随时带给你风雨。
遇到一个善良慈悲的相爱之人,就嫁了吧。
对待朋友,厚道又真诚
民国曾流行一句话,“我的朋友胡适之”,许多人以胡适朋友为荣,以此可见胡适人缘之好,人脉之广。
胡适对待朋友,素来以真诚换真情,儒雅豪爽,帮过许多人。
林语堂赴美留学时,资金紧张,无奈之下向胡适求助,让他帮忙担保借贷,很快胡适给他汇款1000美元,说是北大预支的工资。
后来,林语堂因生活需要,再次让胡适帮忙向学校预支1000美元,过了不久,他又收到胡适的汇款。
等林语堂学成回国,还款给当时的北大校长时,才发现学校根本没有提供这笔钱,是胡适的私人资助。
急人所急才是真朋友,助人且不居功,更显厚道贴心,这样的朋友值得深交。
胡适的高洁还在于他结交朋友时不看身份地位,在他这里,贩夫走卒与高官达贵,皆一视同仁。
卖烧饼的小贩生病,他知道后,提笔写信给医院院长,信中表示这是他的朋友,一切治疗费用由他承担。
他的学生周楠提前修满学分想出国留学,但因还差一年毕业,无法取得毕业证,胡适得知后不仅为他出具证明,还为他提供经济担保,使周楠顺利深造。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亦师亦友,念念一生。
胡适用他的厚道真诚,赋予了朋友这个词最好的注释。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一个真正的朋友,最美好绝不是“人生若只如初见”,而如老酒窖藏,历久弥香。
一个真正的朋友,是记忆中的暖,让人偶尔回望岁月长河中那些零碎的片段时,充满浓厚的温情。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
滚滚红尘,朋友或许只能陪你走一段路,但真正的朋友,用这一段路,陪你走了一生。
人生风雨兼程,挚友定要择善而交。
善良而不失理性
胡适研究会会长耿云志先生曾说,“中国最不缺的是极端的力量,最缺的是胡适这种温和而坚定,自由而悲悯的力量。”
君子如玉,亦如磐石。
虽然恪守君子之道,堪称道德楷模,但胡适在文化思想上是极坚定的人。
他推行白话文运动后,一些守旧派教员公然刁难他。
黄侃便是其中之一,有次黄侃为了说明文言文的实用,刻薄的拿胡适举例:
“若胡适的太太死了,白话文发电报要说,‘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啊!’,用文言文则言简意赅,‘妻丧速归’4字即可。”
胡适听说后进行反击,将文言电报文“才学疏浅,恐难胜任,恕不从命”,直译为白话文“干不了,谢谢”,让学生们由衷赞叹。
胡适与陈独秀相交甚笃,陈独秀入狱,他不顾己身奔走求助,但如果两人有意见分歧,他同样会据理力争。
捍卫信念时强势,一心维护己所坚持,这是胡适的原则。
胡适一生奉行,“不降志,不辱身,不追赶时髦,也不回避危险。”
做学问上,他也如此要求学生。罗尔纲曾出版《太平天国史纲》一书,胡适读过后,直接批评罗尔纲,“做书不可学时髦。”
他坚信学问是铸器的工具,学生要成器,必须严谨做学问。
师心好善善心渊,宿因旷作今复坚。
胡适的高标准、严要求,终使罗尔纲成为一代历史学家。
爱默生说,“你的善良,必须要有点锋芒,否则等于零。”
这份锋芒在胡适这里,就是底线。
他坚持自己的态度与信念,如果有人跨过底线,他必发声反抗。
没有底线的善良是一种懦弱,没有原则的善良是一种伤害。
有所为,有所不为,才是君子。
爱人者,也被人爱。
1962年,胡适突发心脏病去世,十数万人自愿为其送行。
商铺停业,学生停课,工厂停工,沿街的商铺自发在店前摆上香案,灵车经过,所有人深深鞠躬。
管仲说,“善人者,人亦善之。”
善良的人,被这个世界深深的爱着。
善良有多美好,诗人子溪曾描绘:
“有些目光像太阳,它能扶住草的柔弱;有些目光像月色,它会把所有的虫鸣互送到一个人的窗前。”
善良的人,是灯塔,是星光,是让人间温润的一簇暖阳。
那些善良的人,温暖了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