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想要写个什么东西, 总是卡在标题上. 所以今天索性就不写标题了. 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吧.
昨天其实一天要说有什么insight 的话, 工作好像终于上道了.
之前工作时, 总是感觉被什么追着走. 一种妥妥的压迫感, 现在呢稍微好了很多, 细纠这个原因, 感觉主要由以下这几个方面构成
1. 主动的心态. 这个其实比想象中要微妙很多. 大多数时候, 大家觉得自己已经很主动了, 但是为什么还是没有效果呢?
主动主要在于, 在过程中出现问题时, 自己的态度是积极的寻找解决方案或者是帮助, 还是心生抱怨,忿忿不平. 如果一直是抱着可以去解决问题的心态的话. 其实问题到最后都是会变成契机. 反过来, 如果带有抱怨的情绪, 那么不但事情不会得到缓解, 怎个人还会陷入一种无边的负能量循环中. 抱怨一般出现于当你遇到问题, 当下却没有能力去应对和解决的情况下, 强行从外界找原因,而b
抱怨的本质不是为了寻找解决方案, 而是为了抒发情绪,寻找安慰. 比如说, 工作上遇到了问题, 你的第一个想法是,“破公司, 破老板” , so what?
有时候总是听到这样的话“ 那个人运气真好”. 可事实上, 面对同样的情况, 只有一部分能意识到,这个情况是一个机会. 而更少之又少的人在面对机会时,是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 所以,结果一定是只有极少部分的人,拥有好的“运气” .
所以, 想要成为拥有好运气的人, 至少要做到以下两点。
1) 拥有识别好运气的能力
事实上, 我们每天接收的大量的信息。从大量的信息中,提取真正有用的。 不仅需要有独到且精准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 有不被信息淹没的定力。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类似的体会, 打开手机刷的5分钟, 一晃就是一个小时。 大数据对每个人喜好的了解,以及各平台优秀的产品经理对人性的深刻把握。 使得大脑更容易形成轻度上瘾。
而这个过程, 除了大脑被信息持续支配的快感外, 真正留下来有用的信息少之又少, 而且大部分被尘封到收藏夹, 却再也没被打开过。
除了筛选信息的难度, 本身我们接受的信息就已经是经过二次筛选的。
大数据会一直给你推荐你喜欢的, 你赞同的。 久而久之, 你接收的信息世界充斥的都是你想听的, 以及想看到的。 一方面, 这样会给自己建造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世界, 形成一个非常安定的舒适圈。 另一方面,这个会造成其他信息, 可能是自己不知道的, 或者自己不喜欢的, 但是即使这样,也不代表这些信息都是没用的,或者是错误的。
大数据的世界里, 我们每个人都是那只在井里的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