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一些学校管理者与教师的交往中,尝尝会遇到如惠特利所言的那种境况:无论是学校管理者还是教师,“他们非常急于创建一个模式框架,然后可以把信息塞进去。”然而,好的教学需要的是“让信息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创造条件让不同类型的学生能在原有基础上创造更多信息,“多得超出他们处理的范围”,让他们明白“信息会在某个时刻分门归类,最终凝聚成有趣的形式和观点。”
我一直的认识就是,教学的过程,是指导学生学的过程,片面地强调“教”或“学”都是有问题的。教学的要义在探讨如何指导学生的“学”,以及自己在教学的过程中学会“教”。用心的教师往往总是一味地研究如何“教”,专家们则热衷于指导教师们指导学生学。于是,建“模”成了一种趋势,一种时髦。似乎一所学校,一个好教师没有自己的一套模式,就没面子了。这样的心态下,谁还会自觉地在教学中研究教学呢?
异史氏曰,教学研究既没有那么简单,也没有那么复杂。问题是,我们要不是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要不就是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所谓病急乱投医,于是不少太过聪明的人看到了教育培训市场这块大蛋糕。聪明人与太聪明人的区别之一在于,太聪明人会从一本又一本的书中“啃”出生财之道,由一鳞半爪的洗文,到一本一本的新著,再到一个一本一本大作的读书会,一场又一场的讲座,圈粉,圈钱,圈名……总之,圈的与书没半毛钱关系啦。更有甚者,连书也不碰,摆渡一下就开始忽悠了,居然市场还不小。教育的悲哀就在我们这些教书人自己不读书,或者读不进书,迷信忽悠,用忽悠来忽悠自己,忽悠学生。所以,我一有机会就会同老师们分享这样的观点,还是要读书,要读点源头之作,至少是“二手货”的东西,它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忽悠,转而更好地“忽悠”自己,“忽悠”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