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在我们怎么看社区团购?有什么细节上的变化吗?
团长维度在行业中正在发生大的变化。以前我们的团长以宝妈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以小店为主。以前宝妈和小店是6:4的比例,现在正向3:7比例上发展。
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宝妈做大了就会影响到传统便利店、小店的生意。社区团购挣钱不挣钱,店主老板的感受体现的最直接。所以我们看到的现象是店老板醒悟过来了。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小店老板,都在纷纷加入社区团购的行业来做团长。
同时,这背后还引出在未来会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以前,都是用户直接购买完,到小店拿走就结束了。现在,有很多小店已经开始囤货。因为,店老板开店本身每天都在卖货,每天也要去批发市场进货。当店主发现通过社区团购进货的价格除去佣金,比批发市场还便宜。所以,社区团购行业正在逐渐扮演这样的角色。
二、从什么时间开始变化的?是因为疫情吗?
跟疫情有一点点关系,但关系不大。因为小店本身每天都在进货,肯定会自己平衡价格,当发现社区团购平台进货的价格反而便宜的时候,就没必要再去批发市场进货了。比如,饮品、小饰品、方便食品、面包等等,都可以通过我们这边来囤货。
我在的沈阳地区,每次都会控制量——限制一个小店只能买十提,如果不限定,一天十万提都能卖掉。再比如生鲜品类,生鲜小店也会囤,但是囤量不会太多。
三、这样的形态出现之后,收入来源、成本结构、线上渠道,及供给关系会发生变化吗?
暂时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小店进货、囤货,是我们在一开始做社区团购行业的时候,没有想过的一种需求。可以理解为,是社区团购发展到现在激发出的新红利。
四、现在社区团购大平台都在布局,比如美团、滴滴等,说明市场很好?
肯定是市场好,如果市场不好,没有十万亿规模,滴滴、美团等也不会杀入到这个赛道。同时,也是一个必然趋势,包括拼多多也进来了。所以,证明了市场规模足够大,甚至会是一个几十万亿的市场规模。
五、体现在哪些纬度上?
品类上会很多,基本每天会上三百到七百个SKU,类别也很多,从蔬菜、水果、米面、粮油,到家庭日用和日化百货,比如化妆品、洗护、小家电、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等。
六、基于社区团购的综合品类出来了?
以前讲的社区团购只是百姓日常生活购物的一个补充渠道,是一种工具,是通过生鲜的业态转化为现在社区团购的模式。
现在演变到了:社区团购已经成为了家庭消费的固定渠道,品类也有大幅度扩充,卖什么都行,比如卖保险,帮银行办信用卡,以及帮大家存话费、存加油卡等。生活中的需求,都可以通过社区团购来完成。再比如,团购旅游、团购餐等等都可以。说的直接点,只要能“团”的东西都可以做。
七、C端需求的变化和一些新的现象有出现吗?
C端市场表现很明显的是,需求一直很旺盛。所以,我们现在必须要增加仓配的能力,才能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我们跟传统的淘宝不太一样,因为淘宝的服务方是第三方。
我们都是要先把货进到仓,再配送下去。现在急需提升仓配能力,才能做更大规模的交易额。现在不是去追求更多新用户的时候,而是构建好能力把老用户服务好,然后再去考虑新的增长。
八、用户复购、购买频次,以及客单价,从去年到现在,比较重大的变量节点是?
因为十荟团的商品品质较好,种类也比较丰富,性价比高。所以用户的消费习惯有了比较好的沉淀,目前每个月的复购平均值是10-14次,已经算是高频用户。每一个用户月消费平均值是三百元左右,如果按照消费次数计算,每一次消费20多元。疫情期间会比这个数字还要高。
十、去年那些卖货玩法,用户喜好角度会不会不太新颖了?有新玩法出现吗?哪一个玩法对于你们产生的GMV效果最好?
不会,纯刚需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效果最好的,肯定是秒杀玩法。但现在小程序端能做的事情和延伸新的玩法是比较少的。
除了秒杀以外,就是专题,再就是热卖类。今年的销售目标在一百亿左右,所以我们大量的时间并不在前端拉用户上,现在维护好老用户是最主要的一件事情。
十一、秒杀频次是怎么样的?
每天都有。每天有四到五个爆品秒杀时段,每次秒杀单品销售会在一万份左右。比如秒杀一款某品牌的QQ肠,基本上一分钟一万份就秒光了。
十二、北方与南方,以及其他地方,运营端有明显区别吗?
肯定有区别。老用户、新用户都是不一样的,同时,存量用户也都不一样。比如,做社区团购时间越长的地方用户越稳定,消费金额越高,维护率就越高。
十三、全国不同区域,用户对秒杀、专题、热卖等玩法的依赖度,表现在消费上大吗?
跟区域没有关系,跟这个城市社区团购的成熟度有关系。比如在一个新城市,社区团购刚开始,如果当地消费能力很强,也是没用的,也卖不出去量。长沙现在量都非常大,每个月几个亿的销售额,因为老百姓对这种消费方式已经很成熟了。
十四、社区团购现在GMV比较高的城市分布在哪?
长沙、广东、武汉、济南、成都、重庆
十五、现在滴滴、美团等等,都高调入局了,近期有打仗的迹象吗?
大牛进来了对我们影响不大。因为,社区团购的行业虽然看似简单,但是进来的门槛并不低,并不是有钱就能做好的。所以,即便是前期节奏补贴的形式入场感觉也不太行。社区团购本质上就是个零售生意,你看到每个城市这么多超市,怎么没看到哪个能一家独大?
举个例子:假如补贴一块钱,一天在一个城市可能就会补贴掉几十万、几百万,就没了。因为这个行业体量大,用户群体大。比如,鸡蛋现在卖3元,偏要卖1.99元,一天能卖五、六、七百万份。那能不能长期每天都这么补?能补多久?
十六、和头部相比,模式上有啥区别吗?
还是有点区别的,比如他们主打性价比,便宜。我们做且前期只能做稍微高一点,我们有点像超市界的华润万家,华润万家旗下有两个超市,一个是普通的华润万家超市,一个是高端一点的。我们没有能力服务追求性价比的客户,这是我们刚刚开始的时候无法与大头抗衡的主要原因。要将客户分层,我们只能服务相对少一点的那部分客户。
用户会认为我们的贵一点,但是质量都会比他们稍微好一点。
所以目前为止,行业内并没有激烈的竞争现象,行业发展环境比较理智,因为市场实在太大了。大家过得都很好,不存在有了他们,十荟团就没法活了,也不存在有了十荟团,他们日子就不好过了。
十七、用户的需求比较旺盛,跟之前相比,体现在哪些维度?
刚开始做社区团购一天只能提供五到六个品,随着业务能力和仓配能力的提升,我们每天配一百个品,现在长沙地区每天已经做到了七百个品。所以仓配体系再次提升,一天可以给用户提供1500个品,用户以后就不会到其他地方买东西了,在我们这儿就能满足绝大多数需求。
所以,仓配能力不提升,上更多品也没用,根本配不出来。而且,必须亲自建,同第三方合作也不行。这也是社区团购的核心竞争力。
十八、还出现什么新的流量机会?
今年没有做什么新的东西。因为原来的运营模式增长速度已经很快了。现在融资的钱也主要是搭建供应链和仓配体系。我们以前是主动开发团长。现在不用了,团长都主动来找我们,我们来与团长进行双向选择。
此外,社区团购这个行业,因疫情已经加速发展了,成熟度越来越好。
同时,也有很多人做这件事情的收益高于普通工作,也有不少人将社区团购作为一个兼职来补贴家用。特别是在二线城市体现很明显。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团长依靠社区团购每月收入4000元,那么对比东北地区的一些城市来说,这个收益已经比地方的平均工资要高了。所以无论专职还是兼职,对于百姓们来说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十九、全职的收入吗?
全职、兼职我们不去评判。因为,有的人兼职一个月都能做一万多,有的人全职一个月做一千的也有。要看个人能力,没有办法拿兼职和全职来平衡。
二十、社区团购的行业还有什么新事、新机会发生吗?
就是各个大平台现在都看好社区团购行业,也进来了。除此之外,没什么特别的了。最大的变化就是因疫情让老百姓都知道了社区团购。特别是武汉发展的非常非常好。疫情前、疫情中,社区团购涨了十倍,疫情后还在继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