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与孩子的沟通中,怎样才能达到“目的”?怎样才能使孩子能够学习到正确的、有用的、带来成长的内容?不妨试试赵老师的五把智慧钥匙。
1.父母如何提出建设性的问题。提问能够拓展孩子看问题的角度,发挥孩子的想象力。最好的提问,可以锻炼孩子找出自己的方向与方法。也就是说,父母在提问前先想清楚,透过提出的问题,能为孩子在思考上带来的收获有哪些。可以参考的提问方式有: 提示性的提问、观念上的提问、行为上的提问。
而父母,面对孩子的回答,首先要表示认同,不然就听不到孩子的真实声音了。其次,父母的回答还需要一点技巧,让孩子往正确的方向去思考,让孩子自己找答案。
2.把选择权还给孩子。把选择权还给孩子,视同于让孩子在面对每件事情时,都能够深入挖掘问题、探讨究竟的一种教育方法,也是孩子认识自己的宝贵经验。选择是每个人的天性,从小给予孩子选择的权力,能够培养孩子从小对自己负责的意识。
3.订立明确的标准。以孩子现有的成绩,以及目前的表现作为起跑线,设定出下一个进步的目标。而不是所谓的高标准严要求。
在前进的路上,全世界的孩子都没有错。犯错的意义在于:可以以此为基础,找到正确的路。而父母对所谓的孩子的错误加以批评、指责,等于阻断了孩子的好奇与探索,最糟糕的影响,是孩子因此不再好奇,放弃了学习,也放弃了对自我的期许与认可。相反,父母的接受与包容,能给孩子带来面对错误的勇气,加上清楚了如何做才符合规范的行为,孩子就从错误中增长了有用的经验,能够再制订改进的时间表,这就是一次从错误中成长的完美经验。当然,父母如果能够做到帮助孩子把改进的目标切割成容易完成的小目标,会让孩子更容易去改,去做。
4.充分的信赖与包容。信赖与包容,是培养孩子做人做事负责任的态度,以及对人的觉察能力。孩子有过承担责任的经验,才能拥有观察他人、欣赏他人的能力。而包容,给了孩子从错误中重新出发的勇气,信赖则让孩子愿意再试一遍。作为父母,要设定彼此清楚的规范,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完成。而对孩子在行为上的疏忽,或因对周遭事物的好奇而显得顽皮的时候,请父母耐心一点,多些包容。
5.随时奖励。奖励,让孩子觉得每一分的努力都受到父母的肯定。当孩子有了好的表现,父母要及时做出积极的反应,会令孩子对自己,对自己的行为,以及对自己的努力十分的肯定,奖励孩子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孩子肯定自己。当然,这个奖励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及时的口头回应才能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