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高建忠
咳嗽的辨证无非是辨表里、寒热、虚实。《诊断学》书中条分缕析详细得很,我只简单说说临床上需要注意的几点。
1辨表里:有一部分很好辨,患者有明显的恶寒、发热、脉浮、舌苔不多等,即为表证,否则多为里证。但很多时候表证、里证都有,不好辨,特别是要辨出有几分表证几分里证,更难。有时没有任何表证的表现,但是单治里证,效果不好,而治疗时转向治表,或加几味表药,疗效反而上去了,这是通过疗效来辅助辨证。还有就是通过时间及病程的长短来判定也是很重要的。如刚起病,我们在辨为里证时免不了加几味表药,临床上发现这样做也挺好,加比不加强。
2辨寒热:对于急性咳嗽来说最好辨,口干、舌燥、咽干、咯痰黄稠、大便干、小便赤、舌质红等等,很容易就辨出热了。如果见到的症状与这些相反,就是寒了。难在寒热都有,临床上辨证不清时,往往是寒热并见的情况,因此用药时也需要寒热并用。对于慢性咳嗽来说,辨寒热没那么简单,一般说白痰属寒,黄痰属热,这适用于急性咳嗽,对慢性咳嗽基本不管用。很多寒性咳嗽的病人偏偏吐得是黄痰。对于慢性咳嗽,痰的“稀”和“稠”比“黄”和“白”对辨寒热更为重要,一般来说,痰稀多寒,痰稠多热。慢性咳嗽患者,为什么病变处会形成一个长期病灶呢?肯定与他自身的正气虚馁有关系,这种虚馁多是阳气不足,而局部邪气长期滞留,又很容易化热,从而形成整体虚寒,局部实热的格局。
3辨虚实:急性咳嗽不存在这个问题,慢性咳嗽往往虚实并见。尽管教科书上有很多关于辨虚实的方法,但要直接移植到临床上,是需要较长时间的临床来体悟的。临床需要我们辨虚有多少,实有多少,这直接影响到用药。还有,就是对虚证的定位,肺、脾、肾,阴、阳,究竟虚在哪里。对邪实的辨别,寒、热、痰、湿、饮、瘀,究竟是哪一种或哪几种,分别占多大比例。书中说见到舌质暗、有瘀斑、脉涩为有瘀,但临床上一定要等到有这些典型表现才去辨出瘀,我们会发现我们能辨出的机会很少。何况有很多人舌质原本就是暗的,难道舌质暗就应该考虑瘀?有人说久病入络,时间长了就有瘀,但也不一定。咳嗽时间长了,我们使用活血化瘀药并不一定疗效有多好。有人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加些活血药,但这种做法究竟对不对,利多还是弊多,需要进一步探讨。
4辨痰:痰的种类特别多,有寒痰、热痰、湿痰、燥痰、风痰等等,辨证不确切,治疗效果就会受到影响。湿邪本来是很好辨的,舌苔腻加上中焦症状就能辨出来了,但很多临床医生不相信、不重视湿邪能引起咳嗽,不去注意湿邪,常把湿邪当作痰邪来治疗,效果不好。我治湿热咳嗽,常用甘露消毒丹方而不加任何止咳药,效果很好。饮邪,“饮病脉自弦”,这是很重要和很实用的。还有,就是舌苔水滑,千万不要把属饮邪的苔少水滑误辨为阴虚。《金匮要略》治疗咳嗽主要是从痰饮考虑的,实际上张仲景偏于治饮。后世医家在张仲景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了对痰、湿、瘀的辨治,这应该是医学的发展,但后人见流忘源,反而把原本的饮邪给忽略了,这不应该。
5关于咳嗽的治疗:
治咳不止于肺,但又不离于肺,这是陈修园说的。没有肺气的宣、降失常,病人是不会咳嗽的。因此,治疗上恢复肺气的宣、降运动很重要,我惯用三拗汤来恢复肺气宣、降。我认为,不止于肺是强调治本,不离于肺是强调治标。
见咳休止咳。面对咳嗽,不要老想着止咳,没用。咳嗽是机体祛邪的一种表现,不能随便止咳。只有在病程很长,咳嗽变成耗损肺气的一种存在时,才去考虑止咳,但这种情况在临床上不多见。一般说来,我们把引起咳嗽的原因治了,咳嗽自然就止了。由风寒引起的,祛了风寒就不咳了;由风热引起的,祛了风热就不咳了。这种理念大家都能接受,但到临床上总舍不得不去止咳。西药有镇咳药,有一部分病人用镇咳药很管用,但咳镇住后病人感觉很难受,况且有的咳嗽根本就镇不住。用中药直接止咳,疗效不会超越西药镇咳药。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这是吴鞠通说的。记住这句话,对治疗咳嗽很有用。临床上,肺为娇脏,用药时剂量能小不要大,用药能清淡不要重浊,煎药时间能短不要长,药的偏性能小不要大。我们一定要相信有时小方小剂疗效很好,而大方大剂疗效很不好。有人要问,小方小剂有多小?1克,3克,一剂药不过十几克、二十几克,就能解决问题。
6关于清金保肺:
这个词在明清时期的书里见得很多,基本用药模式是养阴药加上苦寒药或甘寒药。陈修园不喜欢这四个字,他说,清金保肺,流俗之谈。对于咳嗽来说,由外寒引起的很多见,而你一见到咳嗽就想到清金保肺,不敢用热药,这样往往会坏事。我们常用的清金保肺药有黄芩、麦冬、桑叶、菊花、浙贝母、瓜蒌等等。在陈修园看来,大部分人不需要这样来用药,而是需要治寒。如果是表寒,用麻黄、桂枝、细辛等;如果是里寒,用干姜、附子等。我们反省自己的临床,在治疗咳嗽时,麻黄、干姜这类药用的还真不多,这说明我们的临床出现问题了。记住,麻黄、干姜是治疗咳嗽很重要的两味药。咳嗽分外感、内伤。外感以风寒、风热、燥邪为主,又以风寒为多见。临床上,医生经常会把风寒当作风热,忽略寒邪,寒邪滞留,导致的后果就是咳嗽由急性变为慢性。
7关于止嗽散:
它是《医学心悟》中的方剂,治疗风寒轻浅的咳嗽,此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很多医生治咳嗽喜欢用这张方子。实际上这张方子用于外感风寒不甚引起的咳嗽,适用于咳嗽的末期而不是咳嗽的开始。如果要用于咳嗽的开始需要加减。使用这张方时,我感觉紫菀、百部这两味药,不要早用、多用。处方时,剂量不要大,3g,6g,9g足可以了,管用就治好了,不管用的话,20g也没用。
8关于麻黄汤:
如果说止嗽散适合治疗咳嗽的末期,那么开始用什么方呢?其实有一张特别好的方剂,就是《伤寒论》中的麻黄汤。很多医家对麻黄汤治咳嗽特别推崇,但也有人不敢用。注解《伤寒论》的人说麻黄力量大,桂枝助麻黄发汗容易伤正。既然这样,那我们去掉桂枝,用三拗汤,遇到风寒咳嗽,我们就可以拿它去治。
风寒明显,加荆芥、防风;
有热,加生石膏;
有痰,加制半夏;
有湿,加薏苡仁。
这样的话,三拗汤就变成治风寒咳嗽的基础方了,这么去治疗,思路就很明晰,这些经验是从临床上得来的。
9关于桑菊饮:
风热咳嗽,书中会提到桑菊饮。临床上对风寒、风热的辨证,有时有点难,有时寒、热都有。如果没有明显的表热证,我一般会倾向于表寒。辨不出热来,宁可用辛温也不用辛凉。桑菊饮是吴鞠通的一张方子,特别清淡,比银翘散更清淡。我用的机会不多,偶尔也用,我常加生麻黄,也就是合用三拗汤,剂量要小一点,煎得时间不要长,开对了效果很好。注意,开的剂量大了,煎得时间长了,效果反而不好。
10关于清燥救肺汤:
这是喻嘉言最得意的一张方剂,后学者经常理解不了。很多医生将人参改为沙参,这肯定不合适,喻嘉言认为燥邪需要用阳药鼓舞气化来解决。燥邪引起咳嗽,分凉燥和温燥。这张方是治温燥咳嗽的,但这张方我不擅用,我碰到温燥咳嗽,常用桑菊饮加减,感觉还可以;遇到凉燥咳嗽,经常就当风寒治了,燥伤津亏明显时,加点芦根、天花粉。
11关于小青龙汤:
历代医家对这张方剂太推崇了,推崇到我们都觉得有点过分。临床上寒咳多用本方。如果是单纯表寒,用三拗汤、麻黄汤,如果表里皆寒,就用小青龙汤。我多用小剂量,我体会小剂量是可以起到应有的作用的,剂量过大反有伤阳气,耗阴精之嫌。老子说:“柔弱胜刚强”,中医临床处方也存在柔和刚这两条路子,并且这两条路子都能走得通,但从境界来讲,柔的境界高于刚。犹如中国武学,上乘武功往往不依靠蛮力,而是依靠活力、柔力。有些咳嗽病程长,而且反复发作,辨证可以辨出一大堆,小青龙汤就能治这种难治性咳嗽。
滞留的(太阳)风寒可以郁而化热(少阳)、生痰(阳明)。从治病求本的角度来说,少阳热和阳明痰的出现都是由太阳寒所引起,治疗时着重是散寒。这种郁滞住的寒单用麻黄是不够的,必须加上桂枝、干姜、细辛。那么化热了怎么办?我们可以在小青龙汤基础上加清少阳热的药。只有将寒邪散出去,咳嗽才有可能彻底好。只要有寒,我们就能用小青龙汤,有无饮、热、痰、虚、瘀都不重要。当然使用时还得慎重,慎重主要是加减,包括剂量的加减,药物的加减。喻嘉言说过青龙为神物,最难驾驭。张锡纯用小青龙汤3~5剂后改用从龙汤,提示我们既不要畏首畏脚,也不要孟浪无畏。许多医家认为小青龙汤方中用药核心为干姜、细辛、五味子。陈修园认为小青龙汤中所有药物都能加减,但这三味不能动,他把这三味药拿出来放到别的地方也很好用。他在《医学实在易》中出了两张治咳嗽的方子,一是小青龙汤,一是小柴胡汤。前方用治内外合邪之咳嗽,后方用治百药不效的咳嗽。如果我们从脏腑辨证,你是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两张方的。
12关于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治桂枝汤证加咳嗽。
13关于麻杏石甘汤:
治寒包火的咳嗽。有人大夏天到阴冷的地方去乘凉休息,有人睡着热炕吃冷饮,完了就开始咳嗽,多为寒包火的格局。我不喜欢用石膏,因为石膏要先煎,麻烦,我用黄芩。有人说这种用法不对,黄芩是苦寒的,石膏是辛寒的,这是岳美中先生说的,说的是对的。可我用黄芩的“寒”,加上僵蚕、蝉衣的“辛”,这样一配,就出来辛--寒了。嫌僵蚕、蝉衣力量小,可再加防风。叶天士特别喜欢用麻杏石甘汤。这张方除治寒热外,还着眼于调整肺气的宣、降运动,因此,配伍十分重要。张锡纯用此方,石膏的用量恒为麻黄的十倍,这个配伍比例对后世医家影响很大,但临床上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1) 宣肺:麻黄、防风、蝉衣、僵蚕
降肺:炒杏仁
(2)肺热:生石膏或黄芩
14关于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治咳嗽不好理解。《伤寒论》小柴胡汤方的或然证里有咳。治哪种咳?书上说治三焦咳、少阳咳。啥叫三焦咳、少阳咳,不好说。但《伤寒论》条文中说用了小柴胡汤后“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说明小柴胡汤能让三焦气机通畅(注意!反复思考!)。如果这个咳嗽是由于三焦气机不畅而致肺失宣、降引起的,那么小柴胡汤治咳也就说得通了。不需要见到寒热往来等症,如果这个咳嗽病人用了很多药,效果不好,拖得时间长了,有脉弦、口苦,这就足够了,说不定就治好了。《伤寒论》中治咳去人参、生姜加干姜、五味子。我在临床上加干姜、细辛;五味子。
15关于二陈汤:
任应秋先生治痰湿咳嗽常用此方。痰湿咳,多见于小孩,感冒用过药后烧退了,咳嗽也减轻了,但就是每天早晨起来咳嗽,这是伤了脾胃了,这种咳嗽是为了排痰,实际上是痰病,把痰解决了,咳嗽也就好了。这种情况下,二陈汤很管用。在二陈汤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证型加减变化,如麻杏二陈汤、柴芩二陈汤、桂芍二陈汤,芩连二陈汤、桔杏二陈汤、麻杏二三汤等等。我们熟悉的清气化痰丸就是由二陈汤加减来的。三子养亲汤也是治痰湿咳嗽的,老人常用。
16关于黛蛤散:
治肝热犯肺咳嗽,也就是木火刑金的咳嗽。我在临床上见得不多,不知是我不认识还是真的不多见,偶尔会见到个别丹栀逍遥散证。考虑有肝火时,我会在方中加一点龙胆草。
17关于养阴清肺汤:
很多人治内伤咳嗽喜欢用,但用错的机会比较多,用错是指把邪留住了,用这张方的前提是基本上无邪,至少要保证舌苔偏少,脉偏细,而这类病人不多,因此用这张方的机会不多。
18关于都气丸:
用于肾咳。此方是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了一味五味子。对于咳嗽,医生敢用养阴清肺丸,但经常想不起都气丸,治咳嗽总觉得离了肺不好使,但如果面前这个咳嗽实在治不好,并且多少有点肾虚,那就应该把治疗思路转移到肾上去,当然这比较难,因为肺失宣、降对我们的诱惑实在太大了。
19关于金水六君煎:
张景岳在二陈汤基础上加了当归、熟地,就变成了金水六君煎,用于少阴有亏虚,阳明有痰湿的咳嗽病人,即:肺失宣降 + 阳明痰湿 + 少阴亏虚的病机结构。裘沛然先生在《壶天散墨》中说到,一开始他对熟地治疗痰证没感觉,见到病人有这么多痰,怎么敢用熟地?后来发现有一部分痰证怎么也治不好,没办法就用上熟地了,发现反而痰变少了,原来这个痰是由下焦水泛而来的。他认为熟地剂量小了会腻膈,量大了反而直奔下焦去了。腻膈和剂量的关系,我至今没试过,古人用熟地时喜欢配苍术或砂仁。
20关于补中益气汤:
李东垣治内伤脾胃致咳嗽者,用补中益气汤。春月加佛耳草、款冬花;夏月加五味子、麦冬;秋月、冬月加不去根节麻黄。若久病痰嗽,肺中伏火,去人参;初病者,勿去之。临床上,当我们对这个咳嗽辨出补中益气汤证时,不要怀疑,放心去用,易水学派的四时用药法,现代已经很少有人会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