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父母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们的父母用他们的大把美好时光来养育我们,每天辛劳工作,大学前,他们起的比我们还要早并且为我们做营养的早餐,学校有什么要求的工作,我们却把难题交给他们,他们也从不会抱怨一句,当我们身体不舒服,他们的焦虑也不会亚于我们的难受了。但我们的任性却寒了他们的心……
步入大学,我们面对着一直憧憬的自由自在的大学生活,在这里,不再有父母的“啰嗦”不再有他们的”各种要求”。活血我们会觉得清静了不少,和有共同语言的同学生活在一起,一起追剧打游戏,一起疯狂,这固然很欢乐。渐渐地,我们忽视了与父母的联系,也许他们每天都在想那边的天气怎么样,衣服穿得暖不暖,饭菜可不可口,而我们可能连一句“最近过得怎么样”都忽略了。
但也正因离开了父母,我们变得更自立自强了,开始每天关注天气,关注如何搭配合理的三餐,我们可能会慢慢觉得大学生活甚至比高三还累,只因高中父母什么都会满足我们,我们只需要把心思投入到学习之中,而在大学,我们需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慢慢地,我们开始注意到我们和他们最多的交流居然是“钱不多了,打些钱来吧”。他们不会过多询问钱去哪了,只是希望我们过的别比别人差,穿的不比别人差,别被别人看不起。
我们身处大一,就像刚出笼的鸟儿,翅膀能张多硬只能取决于自己,而这里的翅膀硬并非自己有多特立独行,而是有担当的责任感。我们会慢慢不再依赖父母,而与此同时,又有多少人会意识到该自己去保护他们,该要自己来供养他们了。岁月的痕迹早以白发的形式刻在他们的头上,他们会开始上两层楼就要停下休息,他们的背开始驼了,邻居家的孩子开始叫他们爷爷奶奶了,我们现在不能经济独立,不能在钱上孝敬父母,但当我们换上新衣服时的自拍照,用手机拍下来的小视频,为何不把它发给父母,让他们知道自己过得很好。然而这些基本放到了社交软件上,平时的社交的确重要,但家人还是应该放在首位的。
我们的大学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基础知识,穿衣打扮,培养爱好,培养积极性和责任感。但也非常重要的一点便是孝顺。不仅仅限于孝敬父母,身边的老人也需要我们的关爱,也许我们被各种各样的碰瓷,不让座就打骂的事件吓得不敢主动也不愿为老人服务。但毕竟那只是一小部分,也正因为有那一部分人存在才导致当今的社会风气,民心有了倾斜。而我们作为大学生,我们所共有的责任便是服务社会,共建美好家园,因此,唯有更加主动积极,让那部分人感受到年轻人的善良温暖,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美好,民心更凝聚。
我们对于社会的认知还是浅显的还很稚嫩,而父母等一些长辈们早已经熟悉并认清了社会,所以我们必须懂得孝敬感恩,我们才有权从他们那里获得知识,感受他们的人生阅历,学习他们的人生经验,敬老院中大多老人都是因为儿女工作重才会送去,虽然老人和老人在一起,可以相互更好的交流,但还是会缺少一些新鲜气儿。因此当学校有组织去敬老院的活动要积极参与,我们的年轻活力才会深深感染到他们,自己也会玩的很开心,我们的毛躁在那时只会体现出朝气蓬勃。而这之后,我们可以细细品味老人们的动人故事。老人拥有很多智慧和经验,他们的每一句话都有自己真实的情感,他们也希望有年轻人倾听。伴随着活动的进行,我们实现自身的价值,满足感让我们自豪!
尊老敬老爱老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因此我们必然要继承和弘扬敬老爱老的精神,而真正体会到这种感情必须付出实际行动,我们已经享受了前辈们来给我们如此优越的生活条件,所以当我们遇到老人遇到困难。必然要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当他们主动与你交流,一定要做到恭敬。孝顺父母天经地义,首先。一定要顺从,他们虽然会限制我们去做很多事情,但一切也皆为了我们的健康安全。放下不该有的任性,体贴父母长辈老人,他们很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