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输入驱动输出
输出倒逼输入
——鹿鸣的小酒馆
”
在运营公众号的过程中
每天的更文成了最头疼的事情
经常陷于无题可写的尴尬
还有时间飞逝的焦虑
即使有了好点的选题
也无法深入的写下去
脑中的灵感就像是散布在夜空的繁星
一切看起来很美好
实质上却隔了几万光年的距离
打开Word看着空白的屏幕
似乎成了每天的常态
1
每次动笔之前
总想着边刷手机边想想今天的主题
看看媒体上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自己的社交圈又在讨论着什么样的热点
结果半小时过去了
还在逼乎围观八卦吐槽
要不就是在微博上一去不复返
经常是刷手机刷得跑偏了题
过后又暗自懊恼
真想赏自己两耳光
每天被碎片化的信息包围着
以为自己走在时代的最前沿
其实这种碎片化式输入
对于构建完整的思考体系而言
简直是致命伤害
尤其是现在的知识付费
一周学会……
两周掌握……
21天高效……
这些课程不仅多如牛毛而且良莠不齐
我曾经也很天真
首当其冲地做了别人刀下的韭菜
白白交了一些智商税
我们在消费的不是知识
消费的是自认为很努力的错觉
一种廉价的感动
这些别人梳理出来的知识
或者说是从别处搬运过来的内容
难免会有他人的主观因素
也让我们缺失了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
互联网同质化的内容越来越多
因为我们获取的并不是第一手的知识
大家都在互相搬运、模仿、甚至是抄袭
很少沉淀下来去接触源头上的知识内容
缺失了这个过程
便错过了很多精彩的内容
也失去了能力的培养
与其让人给你讲述大河山川的壮丽
不如自己自己真正走出去看一看
多读一点书籍多输入一些知识
不甘心只做一个听故事的人
而是亲自背上铁锹去挖掘知识的宝藏
2
在做输入的同时也要保证输出
一直以来
自己的阅读方式都偏向于打卡式的风格
就像是在吃快餐,跟团旅游一样
缺乏有效的整理和吸收
一套走下来并没有什么收获
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
现在让我回想以前读过的书
确实记不起什么
比起没有读过某本书的人来说
我可能只是了解某种概念
在人群把牛逼吹得再厉害
也难掩夜深人静时内心的一片荒芜
再有用的知识
缺少了实践消化的过程
最终也不过是纸上谈兵
读书有用论和读书无用论
区别在于是否做出了输出
最重要的是持续有效的输出
通过输入驱动输出
再由输出倒逼输入
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
才能最大化地提升自己的行动系统和学习系统
3
所以
今天想立个Flag
打算开启一个读书计划
以100天为一个周期
让自己每天都保持一定的阅读
在阅读过后进行框架的梳理
整理一些自己的思考感悟
最好还有一些实践的过程
阅读之后的思考
思考之后的选择
选择之后的行动,才最有价值
在今后的推文中
你们也能陆续看到我的一些阅读感悟
希望在100天以后
我们都能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点个赞❤,让我知道你们读到了最后
爱我就帮我转发下
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