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有幸现场到城里中学聆听了名班主任团队的教师代表分享了自己的参赛之路、成长之路、带班之路。此时回到学校,我还是删除了上午为了完成任务写了一半的札记。想更换成实事求是的内容。
最近在教学、班级管理工作之外一直在忙碌一件事,就是为了第九周的种子展示课选课题、备内容。很多事情,当你认真下来、潜心去做的时候,忽然发现挺难。直接复制名师课,可以。省时省力,但是自己总是一个复制机,打磨的课堂也总是别人的课堂。中午在食堂,姜主任的一番话对我就有了一定的启发。姜主任可能了我做的一些想法,潜心研究,琢磨点实际的内容。对于班会课的选题,姜主任也给了两条好的建议:去课前调查学生,最近最困扰你的问题是什么,最近最让你感兴趣的又是什么?从实际出发,让课堂更加生动。从这角度,我选取的保护眼睛,可能又不符合学情,又是选取老师觉得好的点,不是从学生的学情出发。需要自己再次调查再做决定。
回归到今天的培训,正是有了最近的思考以及中午姜主任的肯定,今天的培训,我改变了以往带着任务去培训的心态。特别找蔡大大领了一本新的业务笔记本,带着满满的期待走进了会场。全程的培训,对我来说,感触很多,就像前两天雪研老师分享的韦伯定律一样。我只能先选两个迫在眉睫的先去改正。
第一:改变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现状。会场上,名师们分享了一个案例,问在场的老师如何处理,最终答案是ab和c,在b答案上时骨干教师的做法。正在我暗暗自信,我这就是这种做法的时候,分享老师再次出现标题,这类骨干教师,就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呀。再看看自己的现状,不就是这样吗?我重点听了老师的解决办法,这类老师每天勤勤恳恳就是因为缺少了对班级建设的整体规划。班级规范,其实我开学初是写过的,但是在实际中,总是各种一带而过、得过且过。
第二:读写结合。读是读书,写是真写。十年的教学生涯,自己看似很多东西越来越熟练,轻车熟路的完成各项工作。其实,踏入教学岗位的初心何在呢?工作第一年还每天坚持书写着教育日记。越往后,什么也不写了。每天更多的时候是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通过这样札记的形式,记录一下自己的教学生涯。读书更是站在巨人肩膀最好的方式,今天中午姜主任分享了几本书、今天名师们也分享了几本。就像每天告诉学生一样,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是有的。
期待自己下周的札记能够对今天的学习反思有一个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