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间的道理可以被命名,但不能被一直这么命名;这道理可以被我们所表达,但不能一直这么表达。混乱,是这世界天地万物形成的最初的模样;宇宙间运行的规律,是万物形成的根源。在长期的混乱中,观察秩序的奥妙;在长期的秩序中观察秩序的边缘。这两着来源相同而名称不同,这真可谓是奇妙玄幻,而这奇妙玄幻上面又是奇幻玄妙,玄妙之深远便是万物届根源的大门啊。
这就像是我们我们身边的规章制度,我们可以理解它为"有"。而透过规章制度所表现的"现象",我们可以观察规章制度的边缘,就像在社会中,那些犯罪份子无时不触碰着法律的底线。而当我们的周围处于一片混乱的时候,我们又会不由自主的去想制度的重要性,于是我们就学会去分析事物的本质。而混乱给了世间万物的形成提供了条件。而秩序的形成为世间万物的形成作出了衬托。制度,我们可以理解为哲学的产物,而哲学的上面还有阴阳五行学(解释了事态万物,比如佛经,道德经。而相对的思想主义仅是治理国策所用)。所以阴阳学上面还有更加玄妙的学说,而这些学说的根源就想一个展开的大门。
我们总在感叹和平的宝贵,而和平就建立在秩序的基础上。我们渴望和平,但一个新的世界观"熵"(热力学第二定率。根据能量守恒定率,这世间处了能转化为可利用资源外,其余热量终将转化为一种叫"熵"的不能利用的混乱体,而这混乱体在不断增加,意味着随着越来越多的热量转化为熵,这世界将会慢慢陷入混乱之中。而"熵"慢慢也不再是热力学名词,它开始慢慢出现在周围的各行各业)拉开序幕时我们才明白这世界就是在无限地由盛转衰,世界终归会陷入一片混乱之中。而随后有一种补充式的说法叫"反熵"。如果把"熵"成为"无",那么"反熵"(指在混沌中建立起新的秩序,比如"从晚期清政府这个'无'到秩序的反熵而最后形成的新中国成立的这个'有',)则为"有"。而这反熵的建立就在于"生命意识,创造",所以我认为生命意识的创新性就是"反熵"。
从混乱中寻找创新性质建立秩序,就是在观察秩序的本质。这就像我们学习,从不懂到理解,就可以理解为这么一个过程。而随后在现象中观察事物的边缘,也就是不断的把理解了的知识点,反复套用于生活来观察知识点的边缘。数学家给我们一个公式,而我们反复套用这个公式,来增加对这个公式的认识,寻找这个公式不能成立的基础,也就对这个公式理解了。这就是"以观其缴了"。而孔子的"学而时习之"也就是这个意思。"有"与"无"就像一间大门,开启了我们对此的无尽研究与琢磨。学者用"现象"证明"本质",智者用"本质"表示"生活"。